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大伙摄影师和撰稿人,当年努力创作的事业,岂容岁月来销声呢!盼望这众多充满感情的城市眼睛,继续使用摄影机,成为建设那美好和理想城市的动力。笔者十分期待,“城市的眼睛”更新一册的精彩作品。

优秀的当代摄影,必须汇入作者的人生价值观,并且重视与观众的情感交流。

依照摄影艺术的分类,这本摄影集属于专题纪实摄影。专题纪实摄影是依据一个特定的主题,把多张相关的照片放在一起,从多角度去剖析命题;观众在连串的照片上,关注并理解到主题的意义。因此,纪实摄影具有传递历史和时代信息的功能。

(作者是艺术工作者、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会士LRPS)

纪实摄影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面对大萧条的苦境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时社会百业倒退,从城市至乡间,人民生活都极度困顿;为了寻找糊口的工作,许多人离乡背井,不知何年何月才可归家。恶劣的经济,使民生举步维艰。就在这时候,罗斯福总统正拟定挽救时局的新政策。

今天西方艺术的发展,讲求人文因素与创意文化的关系,两者榫卯相接;当代摄影艺术也不忽略作品的人文意识,“城市的眼睛”岁末摄影集,同样突出人文内容。

岁末影集内容丰富,其中包括今日已消失的双溪路旧货市场、日渐式微的修理脚踏车行业的老师傅、除夕下午赶乘巴士返回邻国渡岁的客旅、国际保险公司AIA的差点倒闭、经营了83年的上海书局结业、居住在花拉阁的居民拆迁纪实、工人在新年前忙于粉刷楼房、迎新岁的布袋戏表演、当年放映《小娘惹》剧集的盛况、民众举办辞旧迎新的派对,还有期望世界和平的新年愿望等。笔者细细翻阅这些照片,仿如疾行于苒苒时光里,一瞥眼便浏览了新加坡多年走来的岁月。

他们以2008年将逝的除夕为主题,精骑四出,抓紧新旧交替的24小时,晨起暮归,把从新加坡城市中所见所闻,作为猎影的对象。

当时美国政府为了振奋民心,聘请了不少摄影师,他们背起照相机,走遍国土,以民众艰辛的生活为拍摄题材,记录了土地干旱、经济危机、贫农困乏、移民无助和种族难题。

这本影集凝聚了177名新加坡各行各业摄影爱好者的精选佳作,作者年纪最小的是14岁,最老的已经74岁。

诚如摄影集序文所言,摄影者以一双带有感情的“城市眼睛”,把自己的想法,以摄影来记录城市底层老百姓的生活和心声;透过帧帧照片,引发大家的共鸣。

当中有一幅照片《老树》,拍摄者从老树身上,领悟到人生的沧桑;另一幅《生命贵在劳动》,作者在榜鹅路的小溪旁,看到长者勤于劳动而有感。优秀的当代摄影,必须汇入作者的人生价值观,并且重视与观众的情感交流。

笔者的案头上,近日放着一本新加坡业余摄影会“城市的眼睛”出版的摄影集,摄影集命名为《2008岁末24小时人文影像记录》,于2009年6月出版,至今已过了13年。

这些照片如同呐喊声,在各地的报章上发出呼唤,把人民真实的苦情传递开去,使政府不必游说太多,便顺利获得拨款来解救落难的国民。这批在大萧条下拍摄的照片共有8万多张,都被编入历史档案,永久保存在华盛顿国会图书馆中,成了公众研究美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除了照片,影集里附有不少诗文,包括已故新加坡掌故名家韩山元的《这个城市有多少亲和力》、传媒大姐翁燕萍的《不老的城市》,以及专栏作家蓝郁笔下的《告别花拉阁》等;翰墨衷情,铿锵动人,可谓图文相辉映。

在“城市的眼睛”岁末影集里,177名摄影者,道出了许多放不下和挥不去的动人故事;大家结集成册,目的是要把这一份感染力传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