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由于中美对立、冠病疫情危机等原因,凸显全球供应链存在的风险;中国的封城政策与乌克兰战争并列,将进一步推进世界经济走向脱钩。

虽然中国奥密克戎毒株疫情已暂告一段落,但经济前景还有三个难关有待解决。

两年前开始的对房地产严厉收紧政策,将房地产行业推入严重的衰退局面。包括直接和间接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四分之一的房地产业投资和房屋销售,同比下降了20%至40%。但出口和消费仍然强劲。也正因此,即使在第四季度,当房地产进入全面衰退之际,中国仍能保持4%的增长率。

然而,封城也打击了出口和消费。深圳受到封锁的影响3月开始显现,4月上海地区的封城开始后,影响变得进一步严重。虽然第二季度的统计还没有出来,但从采购经理指数(PMI)制造业指数来看,这与2020年第一季度类似,该季度受武汉疫情大流行影响,同比增长为负6.8%。即使不像两年前那样低落,今年第二季度也有可能陷入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对今年全年增长5.5%的目标来说,已经亮起了红灯。

(作者是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现代中国研究专家)

最大的风险就是疫情再度暴发。各国经验表明,放宽行动抑制措施后,几个月后将迎来下一波疫情浪潮。当上海、北京等主要城市出现感染再次扩大的迹象时,如果依旧采取影响极大的封城措施,消费复苏将再次受到打击。此次封城后,物流和供应链的正常化需要到夏天来临前才能恢复,如果在此关头下一波疫情浪潮到来,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更加长期化。

如果单纯计算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月至5月累计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0.1%,下降幅度史无前例。因为今年已经采取了大规模减税措施,作为最大收入来源的增值税收,单纯计算减少了43.4%,几乎减半。虽然目前中国不景气,但背后也有如此大的财政收入来支持,如还不够,后面还有多大可动用的财政余地呢?

笔者认为,为了将来不引起严重的经济危机,只能甘愿承受当前增长下降,但这不仅给中国,也无法避免地给世界经济带来痛苦,也势必波及今年秋天召开的中共党代会。

如果无法期待经济自动恢复,就需要经济刺激政策,届时将遇到第二个难关:财政困难。

地方财政也因过去10年的过度投资、债务过剩而面临严重短缺。今年为了刺激经济,用于基建的地方专项债发行额度已经提前发放,但受到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影响,占据地方总收入三成的土地收入大幅度下降,1月至5月累计收入减少28.7%,估计下半年的地方财政将进一步陷入困境。

影响并不仅限于中国。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上海港物流受到极大干扰,通过供应链波及全球。在日本,来自中国的零部件配送被干扰的结果,导致汽车、家电、IT机器的制造业不得不缩短作业和调整零部件供应商。消费品的配送延迟自不用说。

第三个难关是房地产。住宅房地产在5月的统计中,1月至5月累计销售面积减少28.1%、5月单月减少36.6%、1月至5月新开工面积累计减少31.9%、5月单月减少41.3%,冷落市况依旧持续。

因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蔓延而封城的上海在6月1日解封。历时两个多月的封城,不仅对上海,对包含江苏和浙江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地带的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区,两个多月的停转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无比。

如果想让面临财政困难的中国经济在短时间内回升,剩下的手段只有“重新激活”房地产经济。如果改变过去几年政府一直坚持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方针,笼罩房地产行业和市场的阴云将一扫而光。但由此房地产泡沫和债务过剩问题无疑会再度曝光,犯下“饮鸩止渴”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