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华文补习中心的题海操练。拿家长钱财,自然要为家长解忧。因为孩子须要考出好成绩啊。没有足够的练习,自然是出不来好成绩的。不考试可以吗?请问:有多少小孩子是不需要考试的监督,仅凭热情和兴趣就能掌握好一门语言的呢?

新加坡已经举办过10届的母语学习论坛,因为家有幼儿,我至少跟过八届论坛。每一届的参展学校或教育团体的活动和专家讲座,我都认真学习和聆听,并且回家实践在子女身上,受益颇丰。我在母语学习论坛看到幼儿园和中小学的华文教师和华文教研中心的导师,真的是使尽浑身解数,紧跟时代潮流,利用一切优质资源在培养我们的下一代。我不忍苛责劳苦功高的教师队伍。

笔者平时有空喜欢逛书店和教具公司,10余年来也积累不少宝贝,数量上并不输给一些邻里小学的图书馆华文藏书和教具。我视为宝贝,是因为那都是我精心挑选的,为了提升孩子或学生学习华文的兴趣,比如有制作精良的纸雕书、立体书,也有带科技含量的AR书(编按:把虚拟3D影像、电影剪辑或声音片段应用到传统书籍),或是以趣味故事或侦探故事取胜的绘本。另外,我也会留意优质的华文动画片,或诗歌或故事或科学或生物或地理等等,时常在课堂上给孩子来一段,提振孩子的趣味和热情。这样的华文补习课堂并不枯燥。

在智能科技一跃千里的今天,教育部早已在使用多模态的教学方式教导孩子母语。这些是我通过参与孩子的华文学习和指导学生的华文补习感受到的。李女士觉得课本教学枯燥,是因为缺乏多媒体来帮助提升趣味性。这点我与李女士持不同意见,我倒觉得新加坡在母语学习方面过于“科技泛滥”,孩子受电子媒介的诱惑太多,声光影刺激太大,反而没法静下心来好好阅读或欣赏一篇美文。新加坡教育第一的声名享誉全球,而双语双文化是新加坡教育的金字招牌,但双语是名副其实的,双文化,我就不敢苟同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积淀。语言能力的功夫不到家,流利地说华语尚且很困难,还谈什么理解深层的文化呢?

作者是华文补习教师

过分的自由就是没有自由。当考试压力撤去时,有多少孩子愿意主动花时间学习,包括学习华文?过分的题海操练的确过于枯燥无味,但如果是恰当的操练加上趣味的引导,让孩子爱上华文,并不是没有可能。华文教研中心的符传丰院长自己就是一个趣味十足的“大顽童”,相信他执掌华文教研中心期间,一定是尽心竭力在帮助华文老师引导学生“趣学华文”。

李女士说华文课本内容几乎30年没有变过,我觉得这真是冤枉了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的编写团队。我来新加坡10余年,已经历两套华文教材,中小学课本基本上10年就会有一换,而且改动不小,甚至连小学配套的阅读书籍都全部更新了,并且与课文是同步的,可以说是课本的有益补充。

在出版业极其发达的今天,智能科技一日千里,语言学习或习得相比过去要容易很多。作为母语的华文华语能力,一直上不去的原因,并不能把责任单一地甩锅给教材或教师。作为成人的我们,都有传承责任。我们须要思考的是:家庭、教师、教育部门或机构以及社会团体,该如何集思广益、密切配合,避免精力的内耗,让一个个小我,尽心尽力汇成一个大大的成熟睿智的成人,来托举我们下一代的母语能力。

笔者是离职的中学华文教师,目前从事华文补习,也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孩子分别是九岁、七岁和三岁。日前拜读李敏雯女士的文章《华文课程为何引不起孩子兴趣》后,也有一些关于华文教育的个人看法,可与诸君谈谈。

此外,该如何提高新加坡孩子的华文水平?换句话说,拿什么来拯救新加坡华文?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子的人。谁是这个村子里的人呢?家长、教师、社区等。不可否认的是,语言能力的学习和熏染,在幼儿早期六年,家庭和幼儿中心承担着重要责任,特别是家长,更扮演着人生第一任教师的角色。

李女士说到亚洲价值观,比如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种族和谐等放进课本里是多么乏味,而且还质疑是否该背负沉重的历史包袱,来通过课本向孩子灌输亚洲价值观。言下之意,是我们应该丢弃这些价值观转而去欣赏优秀文学作品。当我们在谈论一部作品是否优秀时,是不是因为作品提供了正面的价值观呢?李女士谈到学生应该读《哈利·波特》等作品,我也不反对。问题是密密麻麻的字,千里之行,是否应该始于足下(课本基本识字)?要知道,J·K·罗琳塑造了主人翁哈利·波特,也是因为他勇敢坚毅,正义感和使命感十足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才会畅销全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价值观。可见,正面价值观与优秀作品并没有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