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挂在嘴边的是,要传承优良传统文化。传递文化和价值观时,文字和语言无疑是最重要的媒介。人会因为使用的语文惯性,不自主地产生倾向一方的思维和处世逻辑。没错,“精华”不等于“精英”;我们不但需要精通华文华语的“精华”,更需要能承继传统思维中,符合普世价值的观念和习性,养成有“书生风骨”的文化氛围。倡导需要“精华”,普及则有赖全民对这些文化的认可和认知能力。

总理强调我们拥有的是亚洲的文化和价值,不能也不应该以西方文化价值观作为国家社会的共识。建国至今,我们似乎也一直维持和推行这个原则。然而,以我们熟悉的华族社群做观察切入点,不难发现,英语除了几乎成为所有工作的唯一语言,也变成华社,尤其是年轻华人的生活语言。

犹记得我们推出讲华语运动的那些年,喊出的口号包括“华人讲华语,合情又合理”“华语Cool”等等。经过几十年努力,我们在政府机关的前台服务中,的确看到华语的使用,或能用华语和民众沟通的工作人员大幅增加的事实。可是已发表的统计数字披露,在华族家庭中使用华语的比率却日渐降低,还在用方言作为家庭用语的,恐怕已屈指可数。其实在华族社团,也存在用英语或部分使用英语,作为会议和日常沟通主要语文媒介的现象;连华语都日渐从这些舞台淡化,更遑论方言。客家社群常唱的一段歌词是:“宁卖祖宗田,莫忘祖宗言。”每次听到这首歌,都不禁感慨万千。

很难想象,如果一般民众的华文水平持续变弱,只靠少数“精通华文华语”的“精华”,能有效担负维护推广华族传统文化的重任。我们不但需要精通华文华语的“精华”,更需要能承继传统思维中,符合普世价值的观念和习性,养成有“书生风骨”的文化氛围。倡导需要“精华”,普及有赖全民对这些文化的认可和认知能力。

百年树人,加强华族文化的传承,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遇强则刚,压力下才有成长,有一定的道理。国家发展到如今,各种赖以生存的实力俱备,希望双语政策的“加强版”,能力挽狂澜,华族文化的明天会更好!

选择适合且匹配的学习方式没有错,但不能全用“放弃抵抗”和“避重就轻”的模式,来饮鸩止渴。

任何领域的尖子必然不可能是多数,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认为,文明的发展,在于“创造的少数”。建国总理李光耀也曾指出,新加坡需要300个精英,带领我们发展和确保生存。即便如此,社会仍须要培养各个领域具备相当能力的民众,以配合少数具“创造能力”的智者,来完成不断改造社会的目标。我们的教育体制向来都为未来储备必要的人力资源,这也是国家能快速发展的其中一个重要手段。

华文华语水平每况愈下,已是老生常谈。黄循财总理期盼培养“精华”的谈话,显示国家从推广华语使用量,进而提高到对“质”的要求。一石激起千层浪,仿佛华文水平回升指日可待,双语政策终会朝“双精”发展。

(作者是退休中药业者)

那些当年因为家长“英明果断”,把自己送入英文源流教育体系,在日后的人生旅程中,过得比较顺利美好的英校生;或是因为爸妈的“不够觉醒”,离开学校后处处感觉技不如人,生不逢时,从此努力奋发掌握更好的英语能力,日渐疏离甚至抛弃华文华语的华校生,算不算是被动和主动放弃华文?

降低要求不是扭转局面手段

我们因为华文使用率降低——当年普遍的观感是华校生沦为次等公民,促使许多家长选择送孩子进英校——年轻人对华文存在难学无用的看法,而降低了大多数华文传播媒介的华文程度,希望用“简化”词语结构和降低文字的“深度”来吸引受众。结果可以验证,这似乎不是一帖良药,“草根”和通俗的语文模式,没能达到更普及华族文化的期望。深层的文化内涵,恐怕也不再被族群钟爱,遑论发扬与传承。降低要求,不是扭转局面的手段,更不是唯一和有效的方法。

家族结构因曾经的少子政策,产生难以逆转的变化,家庭关系也因为语言偏向,导致代沟与隔阂。如果“精华”只属于华文的尖子兵团,将如何扭转这个局面?

价值观、文化习俗和艺术,除了仰仗语言和文字传承,更须要能普及到善用这些语文的人群中。受众接受的幅度,很大程度上决定文化传递的层面和效果。很难想象,如果一般民众的华文水平持续变弱,只靠少数“精通华文华语”的“精华”,能有效担负维护推广华族传统文化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