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以香港为代表的沿海城市,在长期与暴雨和台风的斗争中,已积累了相当成功且成熟的经验,完全可以复制和应用。希望相关管理者和决策者能够以此次悲剧为鉴,不再一味追求表面上的风光,补齐已暴露和尚未暴露的短板和不足。
在碳中和的背景下,人类社会发展模式转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增长方式的转型,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走向绿色低碳;第二,推动能源的低碳绿色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的能源体系;第三,生活方式转型,倡导和构建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2020年底,中国向世界承诺,将于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的峰值,并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香港在2020年的《施政报告》中已将“迈向碳中和”列为战略目标之一。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近期也表示,她在主导研究和推动香港减排的具体办法,并亲自主持跨政策局和部门的气候变化及碳中和督导委员会会议,制定香港减碳蓝图。
其二,间接减排。通过碳吸收和捕集等方式,开源节流。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广泛植树造林,加强绿化,停止滥伐森林,用太阳光合作用大量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目前,在技术层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不存在任何障碍,只要资金到位,深隧的地下调蓄池、大型排水泵站都可以设计和建造出来,关键还是看城市管理者的决心和担当。另一方面,在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大背景下,应急预案也丝毫不能马虎,要在全面细致的基础上,尽量做到与时俱进,时常更新。
以上只是过去若干年全球极端气候频发的一个缩影。根据统计,进入2021年以来,全球至少出现了189场极端气候。气候变化正是导致这些极端气候的根本原因,若不加以控制和干预,世界各地将越来越频繁地遭遇酷热、干旱、洪涝、寒冷及潮湿等自然灾害。
由于自然规律并不可逆,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因此要尽早通过直接减排和间接减排两种手段来延缓这个过程。
气候变化导致中国降雨带北移的现象已经十分明显,几年前国际环境组织也曾预报,中国未来10年内将出现“南旱北涝”的局面。抛开此次的暴雨不谈,郑州这些年每遭强降雨就会产生内涝,作为新一线城市出现这样的局面实属不该。
时事透视
其一,直接减排。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限制碳排放总量,尽快在全球范围内达成碳中和。从《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全球大部分国家都意识到气候问题的严重性,并在气候治理上达成了共识。在减排的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须在多边主义框架下进行全球合作。
无独有偶,7月中旬以来,欧洲中西部地区爆发洪灾,位于德国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接壤的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受灾程度最为严重。根据德国《西部日报》报道,这场洪灾已造成至少170人死亡。
交通系统实现碳中和最关键的一步是电动汽车取代燃油汽车,建筑行业则是要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总之,为达成碳中和,全球经济增长、工业发展、城市进步乃至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必须迎来深刻的改变。
面对气候变化的现状,城市管理者是否应该未雨绸缪,提前做出部署及调整?诚然,建筑和道路更能彰显一个城市的繁荣程度,所以排水系统这类费力不讨好的“里子”工程往往会被忽视。
导致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大类。从20世纪中期至今,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所造成的温室效应,是全球变暖的最根本原因。此外,人口数量激增、各类环境污染、土地侵蚀和沙化、森林资源锐减、物种灭绝等因素更是加剧了这个趋势。
三、面对极端气候,该如何防范和应对
7月20日傍晚,中国中部城市郑州遭遇极端强降雨,之后几天,暴雨继续席卷河南新乡、鹤壁、焦作等地,影响面积持续扩大,损失惨重。
一、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及延缓措施
作者是香港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碳中和要落实在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能源系统、工业体系、交通和建筑体系等都要实现碳中和。具体来说,能源系统实现碳中和,意味着非化石能源将全面取代化石能源,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清洁核能及其他替代能源,提高新能源在供给中的比重,将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工业体系要实现碳中和,须构建绿色低碳的工业体系,控制和减少六大高耗能行业的碳排放,同时使高端制造业在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确保工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
二、人类发展模式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