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英文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翻译。artificial的字面意义是人造的,非真实的意思,整个词义是人造智能。不言而喻,人造智能是达不到真人智慧的。AI的鼻祖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的自动化装置,它靠机械结构和继电器(relay,电子控制器件)来实现,属于简单逻辑控制。后来晶体管出现后,自动化装置发展出复杂性和灵活性,甚至自适应能力,但仍然属于逻辑控制,没有智能。
从应用层面看,很有意思的是,那些最初给人类带来方便或者提高机器效率的技术,最终并没有把人解脱出来或把能源节省下来,反而会让人更忙和让能源用得更多。使用新技术后,不难发现要么劳动力从上游移动到下游,下游移动到别处,或者劳动力开始处理增多的客户和任务,要么机器数量的增多,抵消了效率红利,AI也不例外。
不要忘记,AI与人类真智能(real intelligence,简称RI)毕竟不同,并且差距永远存在。原因是人类大脑能够直接处理自然界的类比数据(模拟量或连续量),而AI需要把这些数据进行转化。在转化过程中,会出现采样失真、非线性失真、分辨率失真等,转化仍然是有局限的。
比如人类能处理无级的连续变量,而AI的转换器能真正做到6万级别(6万5536),就会面临噪声和非线性的干扰。比较起来,对于人的基本能力(佛学称六根):眼、耳、鼻、舌、身、意。AI技术也仅能粗略地实现其中四种:眼、耳、身和意。对于鼻和舌还远远不如人意。
人们还记得,就在21世纪的最近几年,阿尔法围棋(AlphaGo)与人类冠军棋手博弈,并且获得全胜,从那时起,AI的概念开始大量出现。
AI与上世纪的自动化、自働化、专家系统、模糊控制、自适应等等,最根本的区别优势是硬件性能的变化。在硬件上,AI要求像素级、音素级的精密传感器以及巨量存储和超级运算功能,具备这些条件后模式识别,统计学预测才能达到实时性,AI才有实用意义。幸运的是,这些技术都在近5年里得到发展并日趋成熟。
两个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样。前者是顺序控制的自动流水线,后者“働”是日本自造的汉字,表示机器不但能够自动运行,还能在遇到问题时自动警报和自动纠正。文字上为“動”加了立人偏旁,用意是有人参与。实际的流水线的确是增加了计算机智能控制。所以说这个字造得很形象,自从自働化以后,日本的制造质量和效率明显地得到提升。
值得提及的是,对意的模仿依赖高速计算机,但是人类并不能给AI找到全面的数学模型。没有数学模型,高速计算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说AI不能做所有人类能做的事情,而且它将是永恒的遗憾,所以AI永远达不到人类水平。
总之,AI是技术进步必然催生出来的事物,在它开花结果的同时,也一定会受到来自诸如环境、隐私、道德、安全、能源、健康、劳工问题等的制约。继续发展下去,说不定政府应该考虑把人工智能当成一个劳动个体,为它制定薪酬标准和纳税义务。这也是人类与技术和谐发展,相互平衡的一种手段。
从哲学角度看,智慧的分布呈金字塔形状,越往下智慧越低,越处于支配地位。大自然位于智慧顶端,接着是人类,再接下来是人造机器。所以人类受大自然控制,AI受人类控制,而不可能超越人类。
人工智能(AI)是今天各种媒体上非常热的一个词语,如果说前几年的大数据是给人希望,那么人工智能带来的更多是担忧。人们担忧它抢夺工作,更甚者担忧它超越人类控制。要想摆脱担忧,与AI和谐共处,我们必须知道它究竟是什么?
直到上世纪50年代,电子计算机开始得到应用,自动化装置才有了智能,显然智能是建立在计算机的记忆功能和运算功能基础上的。记忆和运算使得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判断决策成为可能。这是智能机器的特色。
(作者任职于北京联想公司质量部门)
日本制造业发展就能很形象地反映自动化装置向智能机器的进步。从70年代开始,日本的工厂出现了两个看起来相同,但实际有区别的日文单词来命名生产线。一种是“自动化”,另一种是“自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