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客户也把会议标语的翻译任务给了我。在翻译过程中,我们相处非常愉快,遇到问题,客户会及时回应解答。我们还约好会议结束后一起吃饭。然而,第二天,我在电视上看到被客户改得惨不忍睹的会议标语,蓝底白字,清晰醒目。在新加坡的艳阳天里,我顿时手脚冰凉,心跳也慢了半拍。客户在“慷慨解囊”后让我差点儿“晚节不保”。那种感觉就是,自己好不容易留起来的长发,被搞成了杀马特(编按:中国网络流行用语,smart的音译)、非主流。不甘心的我去找客户理论,客户说这是领导改的,我说我要见你们领导,客户领导一口答应下来,他也很乐意见一见我这个“字字计较”的翻译。

原文是这家企业投资年会的相关资料,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然而,我发现原文中有很多经不起推敲的话。比如,“XX港接卸XXXX艘次”。这句话翻译起来没什么难度,但这句话没有时间状语。XXXX艘次的接卸量,是每一年的,还是自建港以来的?想必投资方也想知道。经询问,客户给出答案,是2017年的接卸量。我也在翻译中,将2017年这个时间补了进去。这样的例子很多,我都一一与客户沟通,妥善处理了这些问题。就这样,我们建立了信任。

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2017年,我有幸参加了南洋理工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联合举办的翻译硕士课程。在北外,又极其幸运地聆听了北外高翻学院李长栓教授的翻译课。李教授说:“译者是最认真的读者。译者对原文的理解,甚至超过作者,经常发现作者自己都没有发现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译者要尽力澄清,必要时请求作者协助。”这句话给我打开了新世界大门——原来,译者不是负责语言转换的“机器”,更不是作者的附庸。

下一个例子则是译者“翻身做主人”的体现。“XX集团的产业板块主要包括XX板块、XX板块和XX板块”。一开始,我对“产业板块”的翻译犹豫不决,因为进行大量查证后,发现并没有“产业板块”这个专业名词。后来我发现这个企业的结构和管理形式,与以前我做过翻译的几家企业一样(撇开国企和民企的因素不谈),各个“板块”拥有完全的经营自主权,独立经营、独立核算,既是受公司控制的利润中心,具有利润生产和经营管理的职能,也是产品责任单位或市场责任单位,对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及销售活动负有统一领导的职能。在管理学中,这种模式叫“事业部制”。客户公司的“板块”实际上就是独立的“事业部”。我于是向客户确认求证他们的公司结构和运行模式,的确和事业部制一样。于是我向客户建议,将“产业板块”改为“事业部”,其相应的英文为“Business Unit”。客户回应说,“要给翻译同志加鸡腿”。

“翻译”在不同语言的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大部分圈外人,包括客户,对译者的工作并不是那么了解。“翻译?就是翻译文字或别人的话语吧?人家怎么写、怎么说,翻译就怎么翻吧。”“译文和原文谁最准确?肯定是原文啊!”“最了解原文的是谁?肯定是作者啊,译者怎么能够和作者相提并论。”在我的翻译经历中,听过很多类似的观点,但现实并不一定如此。

前段时间,我接了中国某知名企业的翻译项目,在翻译过程中,深深体会李教授这句话的威力。

(作者是南洋理工大学翻译学博士生)

在我看来,译者是有灵性的摆渡人。一方面,我们要吃透原文,做最了解原文的人;另一方面,要指出甚至改正原文本不恰当之处,我们对原文的质疑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大量查证的基础上,客户应当信任和支持我们,因为,做翻译,我们才是专业的。在以后的翻译中,我还是会“字字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