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对照《丰山陈氏族谱》,丝毫不误。陈明水(长子)与陈明岩(三子)是《遗嘱》的信托人。陈金声同时也有把部份财产分给两个女儿。根据传统习俗,一般出嫁的女儿是很难分得遗产的。从这点上说,《陈金声遗嘱》确是有其前卫性。
一般史书记载陈金声的祖籍只是写“福建省永春县”,我们从《丰山陈氏族谱》(目前保存在他的六世孙陈长德手中),可以明确知道其祖籍地就是现在的福建省永春县桃城镇丰山村。陈金声共有四男二女,四男分别为陈明水、陈明惠、陈明岩、陈明月。二女名陈玉喜、陈玉合,皆为原配夫人林财娘所出。这些名字都出现在《陈金声遗嘱》中。陈金声原配夫人早逝(年仅35岁),嗣后续娶林绸娘,无所出。陈金声也有一嗣子(元泉)及一养女(玉凉娘)。
陈金声颇有人情味,他对续弦夫人林绸娘及在故里的弟弟陈应仪也有妥善安排。《遗嘱》说,平时馈赠林绸娘的珠宝手饰,悉数归她继续拥有。只要她不改嫁,可以享有其部分遗产投资(2万西元)的分红,而且在林绸娘辞世后给予2000西元作为丧葬费。如果改嫁,只能一次过得到3000西元,从此无权分享其遗产。《遗嘱》也不忘馈赠他在马六甲的两位朋友Tan Soon Wat(600西元)及Tan Ee Tam Neo(200西元),同时留下500西元给那些照顾他的女佣。
有趣的是,《陈金声遗嘱》特别提及长孙陈若锦(时年5岁,陈明水之子)。可能是长孙缘故,陈若锦分得的款数最多(2万西元),但只能在满21岁时才可兑现。后来历史证明,陈若锦是陈金声后人中较为杰出的一位。
从《遗嘱》上看,陈金声显然是投资房地产致富。他拥有不少房地产,在直落亚逸街有房产,在菲立街、嘉宾达街等地段均有置业。这些黄金地段的房产,其子女都分得部分产权。《遗嘱附录》亦强调后世子孙如果放弃华人礼俗信仰而改信其他宗教,则无权继承遗产。可见早期的峇峇是比传统的华人还传统。峇峇日后西化,那是后话。
陈金声之所以成为殷商,不是没有原因的。他的祖父于18世纪到马六甲经商,父亲在马六甲出世,本人也诞生于马六甲。陈金声幼年就读私塾学堂,同时进入教会学校学习英文和荷文,因兼有东西教育两种文化背景,在与洋人打交道时,如鱼得水。
《陈金声遗嘱》目前在国家图书馆的《书库珍藏》览中亮相。《遗嘱》交代了家人在他辞世后要进行传统祭祀仪式,并注明用5000西班牙元为其丧葬费;而在让四名儿子继承庞大财产的同时,两名女儿和妻子也各获得部分遗产。
其实,陈金声是新加坡华文教育创始者。1849年,崇文阁在天福宫侧殿创设。陈金声捐金880元,成为大董事。崇文阁是否是新加坡最早的华文学塾,至今尚有爭议。但五年后(1854年)在厦门街成立的萃英书院,则是学界公认的最早华文学塾。陈金声是大董事(碑文镌刻其号陈巨川),捐献“基地壹所值价银一千七百一十元正”作为建筑用地。作为新加坡华文教育的开创者,陈金声地位无可取代。
《遗嘱》中更突显了陈金声对教育与社会公益的热心,清楚地写明萃英书院及新加坡书院(今莱佛士书院)各得他捐款600西元;陈笃生医院得捐款1000西元。此外,他亦捐款给在马六甲的医院与“大众爷”的华人庙宇或慈善机构500西元。垂暮之年,对坡人事业犹耿耿于怀,这种精神令人感动。
根据新加坡福建会馆于2012年11月出版的《世界福建名人录·新加坡篇》所载(页68),陈庆炎总统为陈金声的外玄孙女之子(第六代后裔)。陈庆炎曾任新加坡教育部长,颇有家族致力教育事业的遗风。
陈金声(1806年至1864年)是19世纪新加坡的富商,一百年前“丰兴陈”三个字妇孺皆知。这个家族十分显赫,一个多世纪以来,陈金声家族对新加坡社会的建设与对教育的贡献,值得一书。
作者是本地历史学者
细读《陈金声遗嘱》,陈金声精神躍然纸上。《遗嘱》共八页,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为主体部分,有六页,曙期1862年4月13日,是陈金声辞世前两年所立;后半部是两页的附录,日期为1863年12月17日,即陈金声辞世前三个月补上的。整份《遗嘱》约5350字,全部以英文书写,但最后一页“陈金声”却以中文签名,十分醒目。
陈金声生于1806年11月18日(嘉庆十一年丙寅十月初九日辰时),1864年3月14日(同治三年甲子二月初七日午时)逝世。他在新加坡发迹,主要贡献也在新加坡。辞世后归葬马六甲,颇有中国传统“落叶归根”的思想。其墓地位于今天的马六甲三宝山,供人凭吊。
《遗嘱》中有“神主祭金”之设立,用以照顾远在中国故里的兄弟及其后人,并嘱咐家人今后祭祀他本人、先祖或已故家人,宜以华人传统的祭拜仪式进行。
他一生醉心教育,这种优良家风也影响了他的后世子孙。长子陈明水继承父业志,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捐金重修崇文阁;萃英书院也由他扩建。陈若锦,陈明水之子,更秉承先志且宏大之。他热心社会公益,发起创办爱德华七世医学堂(中央医院的前身)等。陈金声家族致力教育事业,历三世而不衰,实在难能可贵。
人们都认为,陈金声对新加坡社会的最大贡献,是改善居民水供问题。因为他曾经在1857年11月18日,正好是他50岁寿辰那天,捐款1万3000元促政府兴建自来水库,为市民解决水供问题。今日屹立于伊丽莎白女皇道(今为海滨公园)上的陈金声喷泉,就是纪念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