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打破分数至上的观念。她认为,每个孩子的发展路径不同,学业成就不是唯一追求。这对于许多以分数为重的家长来说,是当头棒喝的箴言。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学历不再是唯一可靠的饭票。

三、文化自信。丁女士坚信语言是理解文化的工具,只有通过语言,人们才能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因此,她坚持让孩子学习中文、德文(丈夫的母语)以及国际通用的英文。

这一切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的华族母亲丁慧卿。《联合早报》近日制作的视频《代表新加坡出征奥运是孩子的决定》,是一部值得年轻新加坡父母借鉴的访谈。

建国59年以來,政府不断强调双语是新加坡人身份认同的核心,与此同时,我们也千万别在忙碌应对各种变化的过程中,不经意地让华文成为华族家庭用语的弃儿。丁女士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确实折射出囯人在这一方面的短板。

四、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她坚信给孩子信心非常重要,让他们知道无论做什么,父母都会支持。她和丈夫努力与孩子建立心连心的亲子关系。

二、注重生活技能与价值观:她和丈夫重视的并非孩子的学业成绩,而是生活技能和价值观。他们教导孩子要独立自主,培养自己学习、自己做决定的能力。

丁慧卿是一位充满自信,而且目光长远的母亲。她很早就发现墨士廉在运动方面的天赋,并为他设计独特的培养计划。她教育孩子的非传统方式,与许多注重分数的家长形成强烈对比。但里头有不少值得大家深思的想法,以下是她在教导孩子方面的一些智慧:

墨士廉是我国帆船项目水翼风筝板的杰出运动员,曾两次获得世锦赛冠军、三次赢得世青赛冠军,并且是亚运会金牌得主和近日巴黎奥运会男子水翼风筝板铜牌得主。他下个月才满18岁,是瑞士与新加坡华人的混血儿。尽管从未接受过传统学校教育,但通晓多种语言,包括华语。

一、她重视语言与文化传承。丁女士坚持让墨士廉从小就用华语和她交流,她说:“我是华人,我爸也是受中文教育的,如果我的三个孩子不会说华语,那他们怎么和外公外婆沟通呢?”

五、鼓励孩子认同新加坡文化。尽管丈夫是瑞士人,她依然让孩子选择成为新加坡公民,并引导他去理解和认同新加坡的思想、文化与习惯,然后再做决定。她认为,成为新加坡公民不仅仅是服兵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