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联合早报》几乎每天都在刊登关于华语和方言的“命运与遭遇”的文章,就我个人而言,已经有30多年没看到这样多相关的文章相继出现在早报。这30多年来,对华族文化有着深厚感情和底蕴的有志之士多已先后作古,留下来的有志之士给华族与方言文化又作了多少积极的推动工作?

华语与方言在今天的遭遇,相信大家都会认同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华语与方言”就如一个临危病人,有志者都在尽自己的努力为它“施药插管”,希望能起死回生。30多年来,它的病情并未好转,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临终护理,且永远地长眠。如今,大家在这紧要关头出谋献策,总算是件好事。

19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我国也在那时候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许多华语语言中心,许多家长纷纷送孩子去学华语。可惜好景不常,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一些小孩开始讨厌华语文,也认为自己不是华人,后来相关单位只能求其次地要求小孩喜欢华语文。整个大环境和大多数家庭都以英语为主是不争的事实,就如我们小时候整个大环境和家庭都让我们有机会学习到数种方言,还包括马来语。所以,一种语言是否能生存,取决于国家政策和环境。有志者事竟成,大家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