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文文学新书发布会的出席现状看来,相信任何华文文艺演出或华语讲座的反应,今后也一定难以令人感到乐观。这不仅仅是语文问题,恐怕也涉及国人对文化的热心,主办单位和统筹须要倍加努力宣传和推动,甚至检讨自己的成果,而不能仅仅是挂名了事。
友人说,也许是疫情刚开放,不少人怕感染而不出席,我则以购物中心和饮食场所人潮汹涌反驳。
4月9日下午3时出席在国家图书馆大厦16楼观景阁,为诗人原甸举办的一场《爱也文学恨也文学》新著导读会。想当年原甸红极一时,在短短时间内就可以卖出3000册《青春的哭泣》,今日若有千分之一的读者出席,也会比这场发布会寥寥可数约莫20名听众热闹。然而,原甸依然稳重开场发言,我心里既难过,又对他的执著充满敬意。
最后,不得不向国家图书馆寄语,多次出席发布会,发觉洗手间老是水喉断流,亟待改善。
新加坡华文新书发布会这么冷落的场面,相信不是例外;从三家华文报变成两家,爱好华文的读者不会因为中国移民的增多,而改变阅读华文人数大幅锐减的趋势。
难得张森林博士、长堤对岸的许文荣教授、刘海莲教授助阵发布会和新加坡炎黄文化研究会赞助出版,“彷徨无地的诗人及其梦”虽“破碎”了(借刘再复的评论),但原甸追求的“文学”依然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