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考试改革,又逢疫情反复,不少父母的心已经悬了起来,有些甚至比孩子更紧张。这种焦虑情绪会在有意无意间,通过言语、动作和表情等传达给孩子,带来消极影响。

越是临近考试,孩子的自信心会越弱。疫情导致教学活动中断,备考不充分产生的自我怀疑,导致孩子出现焦虑、担忧、彷徨和抑郁等负面情绪。父母要学会肯定孩子,多鼓励他们,让他们保持乐观自信的态度,有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挑战。有时,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关切的眼神,都会让孩子知道,父母是无条件地爱着他们的,家总是温暖的港湾。

愿每个父母都能成为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愿孩子们放松心情,迎接挑战,付出汗水,收获喜悦。

父母情绪稳定是孩子情绪稳定的前提,也是孩子安全感的主要来源。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让自己放松,正向思考,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营造一个包容和谐的家庭氛围。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减少孩子心中的不安与焦虑。

其次,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孩子的分数,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非政府组织“爱家机构”(Focus on the Family)去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000名10岁至15岁的学生当中,有六成表示对年底考试感到担心。

又到了考试季,小六会考、O水准和A水准等离校考试轮番拉开序幕,中小学的年终考试也将陆续登场。

鲁迅先生说过,父母亲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孩子想起你时,内心充满力量,感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以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

第三,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经常肯定和鼓励孩子。父母即使再忙,也要多创造与孩子交流的机会,不要总是聊学习、成绩和前途;而是以平等的视角,多聊聊他们喜欢和关心的话题,比如运动、美食、娱乐和与朋友的相处等。了解孩子遇到什么困难、面对怎样的压力、压力又从何而来以及需要怎样的帮助等等,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感情联结。

最近几周,新加坡的冠病疫情急转直下,每日确诊例达四位数,多所中小学和初级学院接连有学生和教职人员染病,越来越多人收到隔离令或必须履行缺席假。考试的压力和冠病疫情的不确定性,让学生更加忐忑不安。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考前焦虑呢?

其实,分数只是代表学生在一个阶段所学知识的吸收率,而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分数更不代表一切。除了关心孩子的成绩,我们应该更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就像教育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部长孙雪玲在面簿贴文所写的:“现在我已为人父母,我告诉自己,千万别把孩子的学业看得比她们的幸福和身心健康更重要。这一点都不值得。你的孩子是一个非常美好且特别的个体,在任何方面都是一份天赐的祝福。爱你的孩子的本性吧。他们会在自己的时间里,用自己的方式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