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多元种族国家,中英语源流的音乐是国家音乐的主流。近年来,我们眼看着华语合唱团式微,团员老化的问题严重。追根究底,这现象的根源在于华文教育式微。现在年轻一代接触的几乎都是英文课本,孩子们唱的大多是外语歌曲,几个为我国争取国际荣誉的合唱团也多是唱外语歌曲的。华语音乐人无不为我们的接班人感到担忧。
我也曾经为了找赞助,被原来说“陈老师,有空到我公司坐”的朋友,因当天心情不好而把我“赶”出办公室。
由于华语音乐人年龄偏高,我想我们可以主办“老和少”的中英音乐会,让年轻英语歌手演唱一些本地华语创作,而我们老一辈音乐人也以英语歌曲跟他们交流,呈献“新加坡音乐人的音乐会”。
这是我的音乐会的开销一般比其他音乐会高的原因。
为了鼓励年轻歌唱家走专业道路,尤其这些年轻人大多留学外国、持音乐专业文凭学位,我宁可做音乐乞丐,到处向商家要求赞助。因为我比较认同应善待艺人,所以尽我所能给他们专业的报酬;我主办的音乐会,不论老少,都会设法根据他们的专业程度给予酬劳。我不会向演出艺人伸手要钱,以让他们有演出机会。否则,以后还有谁愿意走音乐专业这条艰难的道路?
另一方面,我一向相信前辈梁荣平的观点——音乐工作者必须尝试踏上专业化道路,我国的音乐水平才能提高。
是的,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已年华老去,工作能力一年不如一年,希望愿意继承这岗位的年轻人来接棒。
我已年过古稀,前年原来想办最后一次“老和少”音乐会,像萧佳等认同和鼓励我的朋友却一直鼓励我,“能办就一定要办下去”。不过,为音乐会募集资金确实不容易。有些我前去要求赞助的老同学说,“去年不是说是最后一次了吗?怎么又来了?”也有身家亿万的学长说,“我已经没有公司了,还赞助什么?”
我抱着“求存好过无存”的想法,率先伸出触角,参与以英语为主的活动,出席他们的音乐会,跟年轻人做朋友,邀请他们参加我们的音乐会演出,让他们一起推动本地中文歌曲创作。
其实,在英语圈子活动的年轻人,有很多是双语人才,指导老师如国际知名的桂乃舜、冯克伦、林爱慧等都掌握双语。问题是,我们之间极少接触和交流。
我国乐坛总是分为华语和英语两个源流,两者之间极少交流,听众群也不一样。新加坡音乐家协会成员大多是华语音乐家,就像当年的新加坡音乐学会(Singapore Musical Society)会员主要来自英语乐坛。
萧佳先生在11月15日《联合早报·交流站》的投函《老少同台让华语合唱团更活跃》中,对我近年来致力推动的老少同台音乐会表示赞同,谨此感谢他的认可和鼓励。
其实,要当一名专业音乐家,和当医生、律师、工程师等一样艰难,在本地环境尤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