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对于青少年的态度,也应当从过度的关爱适当调整。成人的世界充满残酷和美好,唯有正视生活残酷的一面,才能享受美好的那一面。一些青少年宁愿固守在自己所营造的安全环境里,失去培养应对生命挑战的身心能力的机会。社会大环境强调什么价值观,对于还在探索阶段的青少年有强烈的暗示和指引作用。在富裕社会,激烈的物质竞争无关生存,更多在于名誉、权力和地位;但生命意义的全部还攸关心灵层面的修养精进。越早让青少年明白这些道理,越有助于他们建立自信。
心理卫生学院的调查显示,本地有约三成青年面对严重或极度严重的抑郁、焦虑或压力症状,患精神疾病的风险较高。那些遭受网络霸凌、对身材焦虑或每天上网超过三小时的青年,较可能出现这些症状。虽然这似乎是发达富裕社会常见的情况,调查结果仍然非常让人担忧。按理说,在衣食无忧,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里,不应该出现这个现象;但事实往往存在物极必反的吊诡——或许过度安逸的环境,反而容易产生大规模的心理问题。这必须受到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
心病还需心药医,既然青少年心理健康肇因错综复杂,药方必然就不会简单。适当的回归传统生活价值观,如重视家庭完整、建立良好的日常社交网络、寻求超越个人的宗教信仰,以获得心灵寄托等,都有助于强化自我身份意识,摆脱习得性失助等心理障碍。沉迷虚拟世界,其实意在逃避现实担当。如果现实世界有值得关注的事物,就不易出现网络成瘾的问题。这并非否认现实的苦难容易让人气馁,也并不否定青少年面对的生命彷徨,但选择面对或逃避,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历史表明,建国时期要求青少年成为“刚强勇猛”的新国民,一两代国人在动荡年代反而展现坚韧心理,迎难而上,成功克服困难,建设国家。这一经验值得参照。当然,当下青少年身处全然迥异的环境,所须超越的挑战具有时代的独特性,但每一代人都有自身时代的挑战要克服,因此没有理由不用普遍的标准来自我要求。在经历罕见的和平岁月后,国际社会正出现回返丛林法则的势头。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弱肉强食世界里,不轻言放弃的心理韧性,或许就是决定成败存亡的关键。
调查发现,长时间使用社交媒体或是罪魁祸首——每天花超过三个小时浏览社媒平台内容的青年,出现严重或极度严重心理健康症状的概率,是一般人的一倍多。这一群体主要以小于30岁和女性居多。随着人工智能科技一日千里,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青少年流连在虚拟世界的时间日益增加。人们有限的注意力,已经成为流量经济激烈争夺的宝贵稀缺品;社媒算法因而反复强化刺激用户上瘾的内容推送模式。长此以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必然受到伤害。
心理学认为,过度重视自我,容易导致焦虑和抑郁;关心旁人和社会,有助改善这类心理状况。在当下权利意识过度膨胀的条件下,时刻聚焦“小我”自然要挤压“大我”,并衍生各类个人的心理问题。鼓励青少年从自我意识(self conscious)成长为自我觉察(self aware)——前者使得个人过于关注旁人评价,容易异化为自恋;后者使得个人培养反省能力,不断自我完善,改短期享乐为长期目标,焦虑不药自愈——能让他们蜕变为成熟有用的公民。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重要的课题,也是复杂的社会现象,肇因多重。除了社媒的巨大影响,青少年个人缺乏人生具体方向和目标所导致的生命意义迷惑、流行意识形态以关爱之名倡导受害者心态之实、社会物质富裕造成生活安逸和心理脆弱等,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人在本性上是须要挑战的物种,如果基本生活无忧,不必为生存奋斗,个人又没有立志确定努力的目标,就容易屈服于满足短期欲望并随波逐流,甚而陷入自艾自怜或自以为是的两极病态心理,一旦遭遇挫折便轻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