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成本和医疗开支的不断飙升,是这些年来政府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我国的医疗开支在10年前为70亿元,但到了2023年已达到170亿元。面对人口急速老龄化和医疗通胀等问题,如何确保医疗服务的高素质,同时抑制成本和开支的不断上涨,是一个极大和多面性的挑战。
上星期五(7月12日),卫生部长王乙康在新加坡证券投资者协会成立25周年晚宴上的讲话,突出了政府对医疗保险的关注,也透露当局正着手改革的信息。他指出,医疗费用的另一大组成部分为医疗保险。医药保险是必要的,但如果过分投保,则会改变病人和医生之间的行为关系,进而推高医疗费用。
对一般人而言,加强对医疗保险的认识是必要的。目前所有人都已受全民性的终身健保(Medishield Life)计划所覆盖。个人是否应该购买额外医保,必须慎重考虑,视特定需要而定,不宜盲目投保。据卫生部的调查,我国有70%的人购买附加险(rider),但在购买附加险的住院或日间手术病人中,实际上只有约半数用到它,这无疑是极大的浪费。一般病人如果到政府医院求医,约九成的医疗费其实已可从终身健保扣除。
政府在几年前就已着手处理这个问题。保险公司也实行了一些抑制性措施,如规定公司指定的医生名单,到政府医院求诊保费较为便宜等。但似乎收效不大。2022年,政府成立了赔付管理司(Claims Management Office)来加强对医生的监督,并对提出非常高额且不适当保险索赔的医生采取行动。接下来还会出台什么措施,值得观察。
自助餐心态的形成其实有医生和病人双方面的因素。因为有了保险,有些医生为病人推荐各种原本不必要的检查或治疗,有些病人则抱着既然付了保费就必须充分利用的心态。这是保险制度与生俱来的毛病。一旦保险被滥用,索赔的人增多,或索偿额不断提高,保险公司就必须提高保费,避免亏本,如此一来就造成恶性循环。
由此可见,并不是投入越大,或不断增加医疗设施,医疗效果就会越好。李显龙资政7月13日为兀兰医疗园主持开幕致辞时就指出,要应对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不能仅靠增建和扩建医院以增加床位,我国也须加强对医疗体系的管理,保持自律,避免过度提供不必要的治疗和处方,并维持恰当的政府津贴、医疗保险和自费占比。
话说回来,医疗保险毕竟只是复杂多端的医疗体系中的一环。各国的实践说明,解决医疗课题没有单一有效的对策,既不能完全交给市场处理,也不能由国家一手承担(如提供免费医疗)。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因此,免费医疗不可持续,最终还是得由纳税人买单;世上也没有不计成本的医疗保险,因此,进行过度检查或治疗,投保者最终必须支付更高的保费。欧美国家的医疗制度当前所面对的诸多问题,实应成为我们的借鉴,如英国的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早已入不敷出,难以为继;美国高昂的医疗保险费使许多人无法受保,即使政府医疗开支高达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7%,远比我国的5%来得高。但结果各项主要医疗效果指标都不如人意。
这也就是说,要有一个有效且可持续的医疗系统,必须有多方面的配合,也须做出艰难的决定和取舍,才能继续为人民提供高质量且可负担的医疗保健服务。这须要政府做非常仔细的研究和审慎的权衡;与此同时,也须要人们具备正确的健康观念,从最基本的过健康生活做起,投资于个人的健康,照顾好自己的健康。
检讨医药保险制度是卫生部当前的优先事项,旨在确保保险足以为面对重大医疗事件的国人提供足够保护,但不会助长“自助餐心态”(buffet syndrome),推高医疗费用。所谓“自助餐心态”,指的是投保人因有了保险,而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一些不必要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