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不当的行为包括为患者动不必要的手术,以及在索赔时报大数。其中一名眼科医生涉及的不当索赔款项,累计达5万2000元。另一名外科医生开出的17万元手术费账单中,有9万元属于不当索赔。

除了体制上的完善,医生与病患的关系,对遏制医药费上涨,也有一定作用。卫生部总司长麦锡威教授指出,所有医生不仅要在临床护理方面维持高水准,在品格方面也须如此。一些老一辈的医生感叹,目前的病患与医生的关系已经高度商业化,病患不再是病患,而是顾客。病患凭他们从网站获取的医学资料,质疑医生的专业判断与决定。医生高昂的收费、不必要以及缺乏温度的医疗服务,令病患对医生失去了过往的尊重。

然而,现实是,这个生态系统中存在不少潜在的利益冲突。私立的医疗机构、药品生产商、保险公司以及私人执业医生,都有各自的商业利益考量,并对医药费的上涨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此之前,家庭医生以及牙医滥用社保援助计划牟利的事件,时有所闻。这些不法行为,颠覆了政府为缓解民众医药开支压力所推出的林林总总援助计划。卫生部指出,它将逐步划一执法框架,以处理涉及各种资助计划的违例索赔行为。

医生的不当索赔行为,加重病患的财务压力;而不必要的手术与侵入性的检查,也可能影响病患健康。尤有甚者,不当的索赔会进一步推高医疗费用,包括医疗保险及医疗服务的收费。

在医疗支付的生态系统中,医疗机构、药品生产商、保险公司、医生以及病患得通力合作,才可能遏制飞涨的医疗开支。任何一个环节没把控好,都可能破坏这个生态系统,并相互造成负面的影响与恶性循环。

尽管政府在医疗津贴方面作出大量的投入,但不少国人对医药费飙涨的忧虑,仍然挥之不去。随着人口老化以及医疗需求的提高,医疗开支上涨的势头将保持强劲。这对国家与个人,都是不小的财务负担。

这是卫生部自去年4月1日落实新执法框架以来,首次对不当索赔的医生采取行动。本地有约5000名医生可为手术疗程索取终身健保赔付,因此涉及不当行为的医生看似少数。不过,卫生部指出,这不会是最后一批遭处罚的医生。除了撤销索赔资格,它可能把违反纪律或是涉嫌诈骗的医生,转交新加坡医药理事会或警方调查。

另一方面,病患一般上都希望获得最好和最快的治疗,他们可能对自己的医疗需求不全然了解或没有医生那么透彻,或是为了实现医药保险的利益最大化,而接受可有可无的医疗服务与不必要的医疗开支。殊不知这会推高整体的医疗费,进而带动保费上升。保险公司为了应对更高的赔付额而提高保费,包括鼓励保户购买全额索赔的附加险保单,这又助长了医生不当索赔以及保户滥用医疗服务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医疗费用的节节攀升恐难以避免。

六名私人执业的专科医生涉及不当索赔,被卫生部处分。其中两人因严重违例,六个月内不得为病患索取终身健保和保健储蓄赔付。另外四名医生必须接受强制培训,以熟悉卫生部现行的赔付条规。

医生不当索赔的事件,对医疗行业的声誉,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挽回“医者父母心”的精神以及病患对医生的尊重与信赖,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服务,遏制医药费的上涨。重振医疗伦理和专业精神,在高度商业化的当下更具挑战性,但可使医疗体制更具韧性。

遏制医药费上涨固然需要医疗支付生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通力合作,但是由于它们之间的潜在利益冲突,监管当局的管制与协调至关重要。卫生部处分违例的医生,有助于完善赔付体制,并遏制高涨的医药费。但与此同时,它有必要确保这不会在医药界产生寒蝉效应,导致医生照章行事,失去专业判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