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劳动市场持续紧缩,企业争夺工人,人力部指出,今年我国居民的工资将继续增长。较早前,贸工部发布首季经济增长报告时也指出,今年的工资增长将高于趋势,实际工资将呈正数。

人力部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来,除了2011年,名义工资增长都不超过6%。基于官方的通胀率预测,名义工资增长很可能超出6%,实际工资增长才可能维持去年相当低的水平。全球供应链中断,企业目前普遍面对营运成本上涨的压力。螺旋式上涨的工资,将进一步挤压企业的盈利。

人力部与贸工部都没有对今年工资增长的幅度作出预测。不过,官方预测今年的整体通胀率将介于4.5%至5.5%。由于劳动市场吃紧,薪金增幅若低于通胀率,雇主将面对员工流失或招工难的压力。有经济师及人力资源公司估计,今年的名义工资增长可能高达6%至10%。一家国际审计公司日前宣布,准备调高新进员工的工资达20%之多。

能源与食物价格上涨,推高各行各业的运营成本,也相互推高产品与服务的价格。在小贩中心用餐的食客以及在巴刹购买食材的家庭主妇都发现,物价的涨幅远超过整体通胀数据。这对低收入阶层与退休人士的冲击尤其大。即便渐进式薪金模式提高了低薪者的收入,但他们在食物与能源的开支,占了收入的大部分。此外,油价飙涨也冲击拥车的中产阶层。

工资与通胀增长的势头,产生两个隐忧。一是企业争抢员工可能导致工资增长过快,并出现工资螺旋式上涨。单位劳工成本上涨,将削弱生产力与竞争力;二是通胀增长过高,工资追不上物价上涨,加重生活费的负担。企业将进一步面对员工要求加薪的压力。

2022年6月1日

令人忧虑的是,这一轮高通胀主要是受到供应短缺的推动。俄乌战争与地缘政治冲突,彻底改变了全球供应链的布局。极端气候导致粮食短缺,农产品生产国为了满足自身需求,禁止产品出口或坐地起价,已逐渐成为新常态。此外,绿色经济尚无法提供具有竞争力价格的新能源,无法填补传统能源产能减少的缺口。这些结构性的因素,将可能加剧长期通胀的压力。

全球通胀急速攀升,我国官方也调高通胀预测。4月份电力与煤气价格与去年同比,上涨19.7%;私人交通费上涨18.3%。食物价格只上涨4.1%,但由于外来供应短缺,接下来半年的食物通胀可能会飙升。

与其他发达国家一样,经过疫情的肆虐后,新加坡也出现辞职潮与员工跳槽的趋势,迫使企业调高工资挽留员工。另一方面,渐进式薪金模式推广到更多行业,也全面推高相关行业的劳工成本。

人力部发布的《2021年工资报告》显示,我国居民(公民与永久居民)去年的整体名义工资增长3.9%,远高过2020年的1.2%,已回到冠病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不过,由于去年整体通货膨胀率达2.3%,因此实际薪金仅增长1.6%,远低过2019年的3.3%。

工资增长若持续赶不上通胀,将带来社会的不安。所幸的是,尽管今年通胀率高,我国预料还可取得实际的工资增长。然而,能源与食物价格上涨远超过整体通胀率的势头,值得密切关注。

其次,不同行业的工资增长幅度不同,有些行业的工资增长落后于通胀。人力部报告指出,去年资讯通信业的工资增长最高,名义工资增长5.1%;其次是金融与保险业(4.1%)与制造业(4%)。但住宿(1.7%)、交通与仓储(2.8%)与食品及饮料服务(2.6%)的名义工资都低过或仅足以抵消整体通胀。

首先,随着防疫措施放宽后,各行各业都面对人手短缺的问题,尤其是与顾客面对面接触的服务业以及中小企业。不少餐饮业者反映,即使大幅度提高薪金,仍然无法找到工人,有些因而被迫缩短营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