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取消中小学的年中考试,除了缓解家长与学生面对的压力,更重要的是要改变社会过度注重考试及文凭的观念,并赋予“成功”这个词汇更广泛的定义。
教育部在中小学取消年中考试,并非贬低考试的价值。虽然有议员建议废除小六离校考试,让一些学校试行从小学到中学的直通车课程,但教育部目前还没有这个打算。陈振声说,太早让学生应考全国考试,晚开窍和较年幼学生会处于劣势,但太迟让他们应考,就无法及时为进度慢的学生提供所需的介入支援。
有越来越多年纪轻轻的企业家,在学校的成绩平平,但却闯出一片新天地。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选择非学术的途径,追求个人的兴趣,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企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也逐渐改变雇主对文凭的看法,并驱使员工不断提升技能。
陈振声指出,政府以往着重于孩子首20年至25年的教育投资,平均为每人投入约25万元的资源,帮助他们做入职的准备。如今,员工和企业面临更大的职场颠覆,技能被淘汰的速度更快。因此,政府加大力度协助国人终身学习,不仅在求学时期为每个人投入资源,也在人生各阶段给予支持。
然而,新时代需要多元化的人才以及灵活应变的员工。
陈振声指出,取消年中考试让教师利用其他现行的评估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学生更专注于学习,而不是分数。此外,这可腾出约三个星期准备考试的课时,让教师有更多空间使用多元的教学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一味担心与他人做比较。
过去几年,学校已取消小三、小五、中一和中三的年中考试。目前,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学废除中二的年中考试,而每14所小学中,就有一所废除小四的年中考试。教育部指出,如果学校已经做好准备,它将允许学校废除其他班级的年中考试。
家长希望儿女出人头地,乃人之常情。雇主在聘用员工时,以申请者的学历做决定,被视为是比较“客观“的做法。社会对学术成绩优异的奖学金得奖者的推崇,也加深了文凭至上以及攀比的观念。
从这个角度而言,教育部取消中小学的年中考试,不仅是缓解家长、教师与学生的压力,它也向社会传达更深层的信息。
这不是新加坡独有的现象。在中国大陆、台湾与韩国等东亚社会,家长在孩子高考前到庙宇求神拜佛,警察为应考生开路,整个社会处于紧绷的状态。
然而,在文凭挂帅以及攀比的社会,人们普遍觉得一考定终身,有了一张亮丽的文凭,在职场上就能平步青云。这个根深蒂固的社会观念,导致学生与家长承受考试的极大压力,也扭曲了教育的本质。
教育部长陈振声前天在国会宣布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让学生有更多空间探索知识和兴趣。其中一个较具深层意义的措施是,从明年开始,中小学取消所有年级的年中考试,以减少家长及学生面对考试的焦虑。
但要改变根深蒂固的考试文化,有赖于家长、雇主以及整个社会在观念上做出调整。观念的改变难以立竿见影,所以必须持续推进。
教育部取消年中考试,鼓励终身学习,旨在改变国人过于偏重学术成绩及考试的思维,要让学生从学习中找到乐趣和发掘个人兴趣。
求学不应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成功也不应只是考到名牌大学的一纸文凭。求学是为了掌握技能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懂得做人做事。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国人再也不能存有一考定终身的观念,而是必须不断学习,跟上时代的新需求。
从教育部的角度看,考试是为了提供反馈,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业上是否有进步,以及让家长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