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对于少年儿童的意义,不仅在于学习书本中的知识,通过跟师长与同学的互动,掌握重要的社交和生活技能,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在很多成年人的亲密社交圈子里,同窗关系占据了重要的组成部分。求学时期所形成的情感联系,有时候是一辈子的朋友关系。防疫措施已经部分冲击了学校的日常运作,安全距离等防疫措施,导致学生无法自由地跟任何同学交流,如果进一步减少或中止这些互动,对学生长远的身心发展恐怕是不利的。

请愿家长的忧心不难理解,毕竟这一波冠病疫情已经出现社区传播的迹象。但从各方的总体利益考量,重归居家学习的做法未必是最好的选项。只要我们能继续确保学校安全运作,就应当让学生尽可能回校学习。因为让学子到学校上课的意义,并非只是单纯的吸收知识而已;学校作为社会体制的一部分,其实还扮演着其他方面的角色。

鉴于新一波裕廊渔港和夜店感染群疫情来势汹汹,数千名担忧孩子染疫的家长发起网上联署请愿,希望教育部让全国18岁和以下的学生转为居家学习。但是反对这么做的意见也存在。对此,教育部长陈振声于7月30日透露,本地过去三个月来有129名学生确诊,占高中以下学生总数的0.03%,并向家长保证学校仍然是安全的学习场所。

并非每个家庭都有优渥的条件,让孩子居家学习。除了家里必须拥有电脑及网络等硬体设备,也得有无须为上班而分心的大人适时监护。此外,学校也是国家与社会为少年儿童提供的一道安全网,在一些特别的个案中,例如那些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甚至有可能面对家暴威胁的学生,学校是他们与外部世界联系的重要管道,或者能专心学习和正常生活的安全场所。美国、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家的调查发现,学校因疫情而关闭的显著后果之一,就是学生的心理疾病发生率和自杀率上升。

保持学校继续如常运作的一大前提,自然是安全性。哈佛大学医学院网站7月20日引述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建议,只要学校落实基本防疫措施,如戴口罩、安全社交距离、勤洗手、追踪手段及经常为设施消毒,就可以最大程度减低病毒传播。同一份报告也说,至今的数据表明,大多数感染冠病的儿童均属于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因此不支持关闭学校。

很多大专学府已经为了防疫而改为网上教学,这让很多大学生丧失了校园生活的众多精彩体验,特别是讲堂以外的各类学生活动。他们尽管也能从网课学习知识,可是跟疫情暴发前念书的学长相比,他们的求学经历无疑是有缺憾的。这相信也是为何陈振声7月27日在国会就立化中学事件发表部长声明时,表示中学与初级学院接下来几周将安全地恢复课外活动。和课堂学习一样,课外活动理应是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从更大的角度来说,教育的目的除了是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下一代人的健全品格。冠病疫情是承平日久的当代人所面对的最严峻考验,成年人如何应对,将对青少年有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保护下一代的安全自然是重要原则,但我们也应当警惕过犹不及之弊。生活里尽是难以避免的挑战和风险,教育的作用理应是灌输下一代在面对危机时应有的态度。教育部与校方应竭尽所能地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学校继续安全运作,让我们的下一代继续在学校学习与成长,这本身就是一种关于韧性、承担、理性与判断力的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