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疫情加速网银服务的普及,也提高了黑客入侵、身份盗用、网络诈骗等风险,不仅年长者成为不法之徒的下手目标,频繁上网的年轻人也容易上当。像这次华侨银行钓鱼短信诈骗案,受害者来自各年龄层,有些甚至是科技高手。他们可能因为太自信、太熟悉数码交易,而掉入陷阱。一些人就被不法之徒盗取了面簿账户和WhatsApp账户,然后冒用他们的身份在朋友圈骗取金钱。
这名读者的烦恼总算解决了,但从这事件看来,显示制度的僵化,没有给年长者丝毫选择的余地。停车场逐步数码化,无可厚非,但应注入更多人性的考量,让年长者在生活上便利更多,阻碍更少。
数码化进程不宜太快 应给年长者时间跟上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网银时,曾经在长辈面前称赞网银的便利,无论付款或转账,都可在弹指间完成,节省许多时间。当时这名长辈反问我:你不怕你的钱一夜之间被人转走吗?
本地熟食中心共有约1万8000个摊贩,至今已有过半采用QR码电子收费系统,硬体算是已万事具备,可是使用率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因为还有很多小贩和顾客排斥无现金付款。当中原由,值得各方进一步深究。
无现金交易,不担保无陷阱。无现金交易无疑功效快速,但也带来一定的风险。就如一辆跑车,有强劲的马力与速度,行驶在马路上也有一定的危险。
这样的安排的最大诟病,便是规定只能使用PayNow,无其他选项。若没使用智能手机,或没下载PayNow应用,就支付无门了。其他经常用来支付各类账单的还款神器AXS机器或SAM机器,也都不接受他的还款。总之没PayNow应用,就无法还钱。
为了这2.06元的停车费,他折腾了好几天,在收到催款通知(迟付得罚款)后,只好亲自到建屋局榜鹅办事处跑一趟,工作人员指示他用设在建屋局的自动付款机支付,却发现没有支付一般停车费的选项。最后,工作人员只好用手机的PayNow应用先代付,他过后再还钱。
今年农历新年,发现许多新年习惯和习俗都已数码化,从网上办年货付款、发电子红包,到订购外卖年菜,都以无现金支付。新年新气象,除旧又迎新,数码化的过年方式不仅便利,也让更多年轻一辈对于传统的习俗有参与感和新体验,有助于礼俗的传承。
数码科技已深入日常生活,当更多人使用数码交易或无现金支付时,意味着更多人暴露在网络安全的风险当中,而数码化的便利与安全,息息相关。
笔者也注意到,许多年长者对公共游泳池改用Activesg应用的电子付费系统很排斥。除了安全问题是个难跨过的心理障碍,他们也顾虑:为何要在没使用前就先充值付费?上泳池带手机干嘛,丢失了怎么办?据知,很多年长者因此都不上公共游泳池。
我不记得当时如何回答他,但他的问题一直警惕着我。这次华侨银行存户的遭遇,正是当年那名长辈所担忧的。
无现金交易,不担保无陷阱。无现金交易无疑功效快速,但也带来一定的风险。就如一辆跑车,有强劲的马力与速度,行驶在马路上也有一定的危险。
迈向数码化,是大势所趋,推展数码化的进程却不能操之过急,应给年长者一些空间,让他们慢慢跟上。例如就有年长读者在过年前透露了他因没有PayNow应用,无法支付2.06元的停车费,而差点跪地求“援”。
据这名读者说,榜鹅北岸广场(Northshore Plaza)周边组屋停车场走向自动化,进出口处都不设“横杆”,车辆进出,都是照相机启动摄像功能自动拍摄。车主随后接到手机短信,通知应付停车费,并且“只能”通过手机应用PayNow支付。
无现金社会看来完美,有不少好处,但如果三不五时爆出个人资料被窃取、银行账户被盗用、存款被不法之徒骗走等案件,数码化进程难免会被拖慢。不管年长者或年轻人,对保护自身钱财安全的心理都是一样的。要确保网安做到完善,把疏漏尽量降到最低,才能建立起人人都使用数码的信心。
当我们鼓励更多人采用数码支付时,也应让用户有更多的选项,也许有些人,特别是年长者对特定数码支付感觉比较顺遂或更有信心。像发生多起钓鱼短信骗案后,就有更多本地银行客户选择申请实体密码生成器,虽然实体密码生成器也并非百分之百安全。
春节前发生的华侨银行钓鱼短信诈骗案,为国人的网络安全意识上了一课。虽然790名受害者共损失的1370万元已获得银行全额赔付,事件已告一段落,但公众对网银的安全性仍存疑。
近几年,本地推进无现金的步伐可谓一日千里;倏忽之间,每日的衣食住行几乎都可免用现金。然而,当无现金社会转型如子弹列车般一味往前奔驰时,沿路的风景是否轻易错过,又是否存在着危险的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