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出,我国是个外向型经济体,拥有大量的跨国公司,使到我国的GDP数字非常好看,但这些公司的盈利会回流到它们的所属国。若看GNP的话,我国的数字就不会那么亮眼。

例如三年前星展集团经济师谢光威在探讨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论坛上,就曾提出这个看法。

所谓GDP,指的是一个国家境内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增值,这包括在本地的外企所产生的增值。

尽管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不大,陈企业博士表示,10年后如果外围经济发展成功,GNP增长率应该会比GDP增长率高一到两个百分点。

简单来说,GDP强调的是国内生产,体现的是增加值的创造,却往往忽略国民生产力表现等。GNP则是反映收入总量的概念,包括国民收入能力和生产力表现。

去年盛宝银行(Saxo)的2019年10大预测,其中就有一条是:IMF及世界银行宣布打算停止以GDP作为衡量经济标准,改为聚焦于生产率的经济增长衡量指标。

至于GNP,它指的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所产生的增值,包括国家在海外的公司以及人民所取得的增值,但不包括外国企业。

从某个角度来说,GDP和GNP这两个指标,都有各自的用途。但它们始终不过是数据,新加坡仍需注重分享经济成果,继续以充分就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发展目标。

这普遍上也是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性机构衡量全球各国经济增长的方式。

其实,以GNP衡量经济发展的看法并非首创。在新加坡,不少学者和经济师也都提过相似看法。

(从普通市民的角度来理解常见的经济和财经术语和课题)

换句话说,这两家机构接下来可能会采用另一个人们熟知的经济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

他进一步解释说,我国的国民总收入(GNI)中只有四成是属于个人,六成的收入属于企业,因此不少人指出,国人从经济增长中受惠不大。

盛宝银行的预测,主要是因为去年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郭德堡(Pinelopi Koujianou Goldberg)和IMF首席经济学家戈皮纳特(Gita Gopinath)在两家机构联合春季会议上说,他们打算停止衡量GDP,认为GDP未能捕捉到低成本、以技术为基础服务的真正影响,且无法衡量经济活动带来的环境影响。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亚洲竞争力研究所所长陈企业博士在2010年时也曾说,要减少外界经济环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性,政府应当侧重提升GNP,而不是GDP。

不过,随着许多国家的经济结构的转变,近年来却开始有不少经济学者和经济师对GDP这一衡量指标提出质疑。

每每我们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和发展水平,总是会看它的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表现,包括GDP增长情况。

到底用GDP来衡量经济增长存在什么弊病呢?GNP这一指标跟GDP有何区别呢?

GNP是反映收入总量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