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华仁说,亚细安的网络经济去年估计值500亿美元(约668亿新元),并预计在2025年之前翻倍至2000亿美元(约2673亿新元)。带动这增长的正是中位数30岁以下的6亿名消费者。

他说,印度尼西亚起步公司Warung Pintar通过科技“提升”了街边摊。每个摊位如今具备销售点终端系统(POS系统)、无线网络路由器(router)与可为充电器充电的服务。

易华仁补充,尽管国际贸易环境出现未知数,但东南亚的前景依旧良好。

本届论坛汇聚超过400消费品公司的1000多名代表参与论坛,探讨如何制定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商业策略,以及迎合千禧世代对可持续消费品领域的需求。

这些摊位广受欢迎,摊主的营收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增加四倍。

他指出,如果企业是以传统的方式进军这区域,是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例如在时间与人手方面。不过,科技如今能够成为推手,让企业推出新的产品服务,以及按照当地需求制定不同的客户互动模式。

除了电商平台,传统领域同样也通过科技转型。传统领域在这区域大城市的快速消费品销售占近70%。

主管贸易关系的部长易华仁昨天在消费品论坛(Consumer Goods Forum)全球峰会上讲话时说,这也包括美国与中国电子商务巨头去年在本地作出的投资。

消费品领域在东南亚的潜能巨大,新加坡的位置能够为跨国企业打开大门,走向这区域。本地过去20年来吸引了70家国际消费与零售企业设立区域总部。

淡马锡控股国际总裁兼首席营运官谢松辉也出席论坛,与在座代表分享集团如何在颠覆时代投资;职总平价总裁谢健平则说明超市如何以消费者为中心并作出改变。

亚马逊(Amazon)去年落户本地并推出“Prime Now”网购快递服务;阿里巴巴则对本地网购平台Lazada加大投资,以加速在东南亚区域的扩张。

传统领域也通过科技转型

易华仁举例,本地网购平台Carousell的分类广告走进了手机平台,正符合了东南亚消费者的互动方式。

他说:“东南亚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而且在文化或商业行为方面也是多元化的。”

“亚细安经济预计会通过传统与数码渠道维持强劲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