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地,开源节流这个最基本的理财概念,也适用于政府财政预算。我国为应对老龄化问题要建造更多的医疗保健设施,就得增加收入来源,或者在其他领域“省吃俭用”。

不过,增税和征税并不是唯一的办法,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我国的这块经济蛋糕越做越大。只要经济能够保持良好的增长,无须调高税率,政府的税收也会增长。

去年12月美国通过税改,从今年起把公司税从35%大幅削减到21%,已经和我国的17%税率相差不远。长远来看,若是调高公司税,一些公司可能会把业务迁至其他市场,公司税收不一定能取得显著增长,还可能减少本地的就业机会。

因此,今年的预算案把不少重点放在创新经济方面,商家比较关注的包括新推出的生产力解决方案津贴(Productivity Solutions Grant),鼓励企业采纳创新方案。据了解,企业采用电子付款方案时便可利用这项津贴。

今年政府决定把一部分的盈余和国人分享,每人可拿到100元、200元或300元。不知道大家打算怎么使用这笔钱?如果不是生活上急需用钱,个人认为,不妨就和政府一样,把这笔额外的收入储蓄起来或设为投资资金,让钱生钱,为将来的退休生活做准备。

孩子的到来意味着家中多了一大笔开销,不工作便少了一份收入,在日常开销方面更需要精打细算。还好我们家过去多年“盈余”,尚不担心入不敷出。

其他还可征收的税包括关税、赌博税、汽车税和酒税,但这些占整体税收的比率不大,可救得了一时的急,但无法完全应对长期开支上扬的挑战。

积极增加海外收入来源

政府开源节流赚取到的盈余,则用来进行投资赚取回报,为更长远的未来做准备。

增税和征税并不是唯一的办法,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我国的这块经济蛋糕越做越大。

王瑞杰说,政府是在斟酌过所有的选项之后,最终决定将调高消费税。

今年推出的生产力解决方案津贴,就相对更有针对性。

三领域下手开源

然而,这并不足以应付未来开支的增长。医疗保健领域的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的比率,在未来10年会上升到3%,而消费税调高两个百分点所能带来的额外税收,预计相等于GDP的0.7%。

王瑞杰一再解释,高额盈余属于特殊情况,不能预期每年都有这笔庞大盈余。

其实,这就好比中了50万元的彩票,你可以拿这笔钱去旅行,但若指望这笔钱能显著提升自己未来十几二十年的生活水平,那是不现实的。理财专家都会告诉你,这笔意外之财应该存起来或进行投资。

虽然市场已经对消费税调高有所准备,但正式宣布后坊间仍有不少不满之辞,质问政府取得大笔盈余,何必增税。

说易行难。我国的人口增长缓慢,社会日趋老龄化,国内市场规模小,要去何处寻求经济增长?其中一个途径便是增加我国的海外收入来源,这是多年来政府预算案的重点之一。

政府本次只决定对进口服务征消费税,对价值不超过400元的网购物品尚未决定采取行动。本地网购市场日渐扩大,但若要征收消费税,还面对了行政上的挑战,政府需要投入多少资源来收税?这么做的回报率又如何?我们还不知道。

两年前,政府宣布调整个人所得税,把最高税率调高到22%。有经济师认为,这个税率还可以上升,但是如果这么做,可能不利于我国吸引人才,使得一些高收入人士移居他国。调高个人所得税也可能打击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很难确定整体税收是否会显著增加。

国家在增长经济和税收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节流,把钱用在刀口上。有经济师批评之前推出的技能创前程(SkillsFuture)计划没有针对性,“花几百元上个品酒课程,和提高生产力有关吗?”

六个月前宝宝呱呱坠地后,我不止一次为是否申请无薪假期而纠结。

占税收比重最高的公司税,若要调整,恐怕调低的可能性还会超过调高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在不久的未来,政府还需进一步开源。乍看之下,政府似乎还有大把选择,但其实可行的选择并不多。

只要经济能够保持良好的增长,无须调高税率,政府的税收也会增长。

随着父母和家翁家婆接近古稀之龄,他们接下来的医疗费用预计越来越高。我们夫妻两人都是家中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好比老龄化社会。我决定在新的一年绝不做剁手党,不再逢促销必购物,同时准备把更多的资金用来投资,赚取一些回报。

新出炉的预算案,财政部长王瑞杰从消费税、住宅买方印花税和烟草税三个领域下手开源,去年宣布的碳税将于今年开始实行,同时也从各政府部门开支下手节流。

从日本和台湾的经验来看,投资增长更快的区域经济体将有助我国在未来几年维持经济增长。

比起利用生产力及创新优惠计划(Productivity and Innovation Credit)购买新电脑,这项计划似乎更有效地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