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1928年出生,1940年逃难来到香港,1950年创办塑胶花厂。六十年代开始大量买地,1972年以地产为主业的长江实业上市。七十年代中后期在汇丰银行协助下,拿下和记黄埔,成为华资入主英资公司的首例。

我爱香港,希望再见到本地一直引以为傲的香港。香港以往有活力,但今日只见大家顾住“炒楼、赚多点、楼起高点”。——李嘉诚

寄语下一代:做该做的事

面对传媒,就不同议题发表意见,时不时爆金句,是这些年李嘉诚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但是,“占领中环事件”后,李嘉诚沉默了很久,直到今年3月22日长和系的业绩发表会上,他才有一段令人感慨万千的发言。

林郑说,她的新班子“有心、有力、有承担”,她会跟她的新班子一道,“议而有决,决而有行,为市民做实事,为我们的下一代建设一个更美好的香港。”

此后李嘉诚的商业版图渐趋多元化,从地产业务,扩张到零售、货柜、通讯以至能源,深入香港市民生活的每个细节,香港人一直调侃说,全香港一半人在为李嘉诚打工。

作为这样一个指标性的企业帝国,无论是基于保全资产,或是对时局的研判,近年不断加大在海外增加投资之际,长和系还多次出售中丶港两地资产,惹来撤资的批评,北京甚至还出现“不要让李嘉诚跑了”的评论。

他当时在镜头前语带哽咽地说,“我爱香港,希望再见到本地一直引以为傲的香港。”他接着说自己是香港人,香港以往有活力,但今日只见大家顾住“炒楼、赚多点、楼起高点”,他感慨香港今日“已经无理想”。

作者为本报特约撰稿人

时至今日,作为一个在全球超过52个国家拥有业务,有四家公司为蓝筹股的企业帝国而言,长和系的运作非常成熟、专业,市场人士一直认为,就算李嘉诚向外宣布即时退休,也不会给长和系业务带来影响,他们更认为,“李嘉诚”三个字代表的是港人对未来香港的信心指数。

本周三“李嘉诚退休”传闻甚嚣尘上,同日、香港候任特首林郑月娥带领下届特区16名主要司局级官员跟传媒见面,场面浩大隆重,试图营造出实干型团队的新气象。

感慨香港今日“已无理想”

但这样的表达不同人听出不同况味,有人直言批评,李嘉诚的长和系就是地产霸权的代表,是制约香港发展的瓶颈,甚至,长和系地产是发展商中最会钻法律空档,“赚到最尽,恶过人”的企业,哪有资格来谈理想?更多人纠结的是,曾经的香港超人面对挟持大国崛起,强势而来的内地企业的竞争,地位堪虞。

不可否认,李嘉诚的一举一动很大程度上影响外界对中国大陆、对香港经济前景的判断。

 

李首富说的“你们”是谁?是在场的年轻传媒人吗?更多的香港人愿意理解,这是李嘉诚对香港下一代和香港未来的寄语。

但她的这番誓言,在随后的传媒报道中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电视新闻不停循环播放的是另一段画面:年近89岁的长和系董事局主席李嘉诚在深水湾的自家屋内活动身体,随后乘车出门时,少有的停下接受媒体访问,否认了自己即将退休,接着话锋一转,对着镜头说,“你们都年轻,有朝一日有能力做事情,尽量做些好的事,做些应该做的事。”

李本人更是维持华人首富地位多年,被视为是“狮子山精神”的代表,人称“李超人”。

 

不过,香港人或许也要思考,他们的本土视野会不会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不太匹配。近年来,怀念过去成为表达对现实不满的普遍社会情绪。随着港英时代白手起家的传奇一一落幕,“李嘉诚退休”也将带走港人留不住的黄金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