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上市地点的选择,原本首选美国纳斯达克(NASDAQ),其次是香港股市。目前在国内新三板推出,以及在美挂牌公司市盈率不及美国公司,引起回国上市的讨论热烈之下,以国内加香港股市,完成退出机制本地化的时间,应该不远。

穿梭中港台

1999年,李彦宏准备创办百度时,他能找到的第一位合作伙伴,是经由他的太太马东敏介绍的徐勇。当年底,他和徐勇从硅谷回到北京,公司最初设在北大旁边资源宾馆的房间里。招募进来的首批员工,都是在北京的高校生和研究生。而百度最早的首席技术官刘建国,是北大副教授。

对张亚勤、Barra,甚至陆奇这些在世界级企业工作的高管来说,他们在专业领域和职业生涯中关注的不是工作地点,而是工作本身的发展前景和影响力。他们现在或是早前,选择到北京接受挑战,正是看到这样的机会。

而新创公司在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或者收购其他公司或是被收购、以及股票上市前找承销公司协助规划等,这几块业务原本都由国外投资银行揽下,但近年以华兴资本为代表的本地投行,异军突起表现超过国外同行。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滴滴并购快的等指标性大案,背后推手就是华兴,过去这个名字会是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或高盛(Goldman Sachs)。

离农历新年前的一周,陆奇加盟百度担任集团总裁和首席运营官的新闻发布,等于提早给这家互联网公司放了鞭炮。

人才的本地化,是这个链条的最后一步。现在离自己培养出国际级人才,还需时间,但是引进在国际级企业工作的华人,已经发生。产业链的本土化和自主化高度相关,当这个链条在中国100%本土化,意味本土互联网公司的身份,已从早期的规则遵循者,到近年转为规则挑战者,目前正在成为规则的制定者,掌握更多主导权和利润空间,表示更多新模式从这里开始,更多利润从这里产生。

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首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不仅市值进入全球同类前十名,也已经出现在全球顶级人才选择工作的雷达屏幕上。至此,中国的互联网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从人才到市场、从投资到退出、从新创到发展,都实现自主,完成这个全球产业的本地化。

一个行业的获利结构,会决定它的人才结构,越有前景的行业会集聚越多人才。陆奇加入百度,不只是一个人和一家公司的事。

随着百度公司上市后知名度扩大,以及营收和股价持续增加,它所能取才的范围,早已不限于李彦宏身边以及北京周边。陆奇到来之前的2014年,李彦宏找来曾担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的张亚勤,担任百度总裁,震惊业界。

以风险投资这块为例,沈南鹏、阎焰和熊晓鸽所各自代表的红杉、软银赛富和IDG,是在中国风生水起的外资风投公司,但今天已有更多本地的风投公司崛起,BAT三巨头有自己的风投部门,周鸿祎和雷军等成功创业家也在做投资,李开復在北京有创新工场做早期投资,而像蔡文胜这样的“草根天使”,他是2007年后开始进行网络投资,因为投资美图秀秀成为中国著名的天使投资人,甚至专心在厦门投资和孵化新公司,分工已非常细。

陆奇是业界知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在美国工作多年,历任IBM、雅虎和微软等公司,加入百度前是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离最高职位只有一步,被称为在硅谷最有影响力的华人。也因此,关于陆奇和微软的印度裔首席执行官之间的瑜亮情结,被舆论上升为硅谷的中国帮和印度帮间的斗争,是坊间喜欢渲染的谈资。以陆奇的资历,离开微软也绝不乏在硅谷的其他机会,选择回到北京加入百度,应是其专业和生涯发展的考量。

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竞争,市场早已无地域和时差,尤其是人才的竞争。中国成为世界市场,对人才的争夺也进入世界级,而百度不是特例。之前小米曾经从谷歌挖角市场大将Hugo Barra,在中国工作三年多后,最近回到硅谷负责Facebook的虚拟现实业务。

但是,外界多把重心放在陆奇的技术背景上,他在搜索方面的专长、对大数据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的人工智能,都是百度所急需的。对百度创办人及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而言,则远不止是引进一位高层技术专才这么简单,落实他要向全世界范围征才想法的意义,似乎更大于前者。

1996年开始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最初模式学自美国,资金来自海外,上市地点在海外,连用户也主要是在国内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当时互联网对中国人而言,代表一个梦想,离现实很远。20年来,随着本地用户数远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各种便利应用不断推出,以及资本市场的逐梦行动,一波波新创团队前仆后继,即使失败者众却累积大量经验,原本需借助国外资源的空白部分,逐步由本地一一补上。

人才本地化是最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