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韩星互飙演技
毫无疑问,《火线交涉》是符合品管要求的“合格”电影,完全可以让观众惬意地在影院消磨掉两个小时。只是这种制式化的工业产品,往往注重场面的热闹和情绪的引导,却会忽略掉情感细节的揣摩与挖掘。就像两位英雄不惜以牺牲自身来换取人质的安全释放后,当然有理由感到兴奋与开心。只是那两名因前期协商失败而遇害的人质,却完全不再提起,“一将功成万骨枯”被合理化得没有丝毫痕迹。
电影的结局既在情理之中却也跳出了既定价值观的框框。常说的“没有大家哪有小家”反过来其实也有道理。对我个人而言,冈纳托夫特是我想要成为的英雄。
“英雄主义”是电影票房的长效激素。能够续拍多集,不断收割观众钱包的系列电影,有几个不是讲述英雄的故事?然而英雄的“养成”绝非易事,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忽略、伤害、牺牲无数的凡夫俗子。即使像《火线交涉》这样暴露出英雄们无力的一面,但英雄主义中挥洒不去的“超凡”意识,无可回避地需要建基在平凡人的痛苦与牺牲之上。
另一种平凡人的英雄
恐怕没人清楚伴随新世纪而来的反恐战争何时就没了声息;想必是恐怖分子也怕了冠状病毒;韩国新片《火线交涉》(The Point Men)则将我们拉回那场感觉已经十分遥远的恐怖战争之中。
战争中少不了英雄。这场真实交战中被虚构出的英雄,是黄晸玟饰演的韩国外交官和玄彬饰演的国家情报院探员。黄晸玟初到阿富汗主导交涉,空有一腔救人热忱,却对包括阿富汗政府、塔利班、美国,甚至自己长官等各方的真实意图缺乏领会,就像是个幼稚的“小白”突然被丢进黑暗丛林一样,不断在轻信、碰壁、遭背叛之间兜圈子。
《火线交涉》故事取材于2007年塔利班挟持韩国人质的真实事件,但人物与情节却是“虚构”的。韩国电影非常有趣地喜欢用这种方式构思剧本。就像好莱坞热衷于“重现真实”,而中国则强调“纯属虚构”。
本周影评
不断迸发光彩的韩国电影在制作方面已经十分娴熟。场景的设置、节奏的把控、气氛的烘托、特效的运用都已不输好莱坞。电影人才多层级多世代的养育方式也让韩国电影业不至于青黄不接。黄晸玟形象多变,卑微俗子与嚣张毒枭都能信手拈来,是韩国演技派大咖。作为《火线交涉》的领衔,黄晸玟的表现中规中矩没让人失望。反而是玄彬给观众带来一定惊喜。玄彬虽然年轻十多岁,又是偶像出身,但在与老戏骨黄晸玟的对飙中也能进退自如,不遑多让。
正在Netflix上映的《纳尔维克》(Narvik)却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角:战场上骁勇善战的挪威士兵Gunnar Tofte(冈纳托夫特)得胜回家,却发现妻子因为帮助德国纳粹,甚至出卖躲在山中的英国外交官而遭到镇民孤立。走投无路的妻子盼回了丈夫,本以为万般苦楚终于有了倾诉之人,没成想却迎来冈纳托夫特的连串诘问。倔强的妻子带着受伤的儿子黯然离开,而德国纳粹的反扑也接踵而至。战斗英雄冈纳托夫特会选择出现在哪里呢?
玄彬则深耕当地多年,对各方底线、各种“门道”了如指掌,可惜却不被重视。两人经过多轮次相互冲撞与磨合,才认清对方救人意愿的真实与真诚,于是这一文一武一个在明一个在暗地通力合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