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留在巴西守着老本行的广东人,则找到了赚钱以外的推动力。刘雪银说:“我们祖辈是这行出生的,我们也应该要有点自己的想法,继承他们的特色……中国的饮食文化还需要我们这一代好好宣传,让巴西人看到它的不同。”
诱人的赚头开始吸引更多中国人飘洋过海到巴西。在巴西13年的另一角仔店主朱军(38岁)来自台山市三合镇的东联村,他透露,村里2000多人当中,估计三分之一移居到了巴西。他们几乎都是亲友相互带动,甚至整个家族一起迁徙到这里。
卖角仔让移民融入社会
但这并不代表巴西人对角仔的热情消减。事实上,记者走访的三家角仔店,从早到晚顾客络绎不绝。食客科伦(Lucas Kron)如此形容角仔的魅力:“它好吃 、快捷又便宜,在巴西几乎像一种宗教。尤其装了鸡肉和巴西芝士的口味,非常美味。”
与老一辈移民从凌晨操劳到深夜的作息相比,刘雪银笑称自己的工作态度偏向“佛系”。“傍晚六点,我一定准时关门,不会因为剩几个饼就开晚一点。”
看起来有点像新加坡的“咖喱卜”、咬下去口感类似炸饺子、咀嚼时则能尝到饱满肉碎……在巴西,一种名为“角仔”(pastel)的街头美食称得上“国民小吃”,许多巴西人上班途中、午休时、下班后都会在小吃店停下脚步,买一份充饥解馋。
“卖角仔,我们广东人一枝独秀!”经营角仔店25年的吴炎明(62岁)骄傲地告诉《联合早报》记者。他1997年来到巴西创业,原因是这里有亲戚在,而且已经有不少广东同乡在卖角仔,听说都赚了钱。
打烊后,如果有卖不出的角仔,刘雪银回家途中会在贫民窟停下,把食物分给穷人。走入贫民窟,她完全不担心危险。她说:“一些外国人没有融入巴西文化或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才觉得危险。贫民窟的人也是普通人,他们其实很纯净的。”
平凡的角仔,蕴藏了移民打拼的智慧与汗水,也让中国移民通过与巴西食客的接触,渐渐融入巴西社会。
随着中国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更多中国企业和个人越过半个地球,到这个市场庞大但环境纷杂的地区寻找新天地。《联合早报》推出“中国印记在巴西”系列特稿,最后一期聚焦一种叫“角仔”的街头小吃。它结合了广东和巴西的风味,深受巴西民众欢迎,也让无数中国移民找到了生计与归属。
性格外向的刘雪银说,选择从事餐饮业是因为有更多机会和客人交流。开店七年,通过与巴西民众日复一日的互动,她已结识许多当地好友,葡萄牙语完全听不出中国口音,有巴西朋友还戏称她是“假的中国人”。
虽然卖角仔的广东人在减少,但角仔早已融入巴西的美食文化。如今,也有许多巴西人开店卖角仔,而在一些巴西人眼里,角仔是中式美食的经典代表之一。
在沿海城市里约热内卢,如果走进市中心的角仔店,看到的很可能是华人面孔,而这些华人当中,十之八九来自中国广东。
延伸阅读
在鼎盛时期,里约据知有2000多家广东人经营的角仔店。不过,角仔的主要顾客群还是当地人,广东人自己则很少吃,甚至从未听闻。
最直接的原因,是卖角仔不像从前那样赚钱了。吴明炎透露,与20年前相比,面粉价格上涨了八倍,但角仔的售价没有同步提高,只能薄利多销。
角仔仍热但广东人渐退场
与传统花生馅的广式角仔有别,巴西角仔更多是肉馅。虽然它材料简单,只是面粉包裹鸡肉、牛肉或芝士,却准确迎合了巴西人爱吃油炸食品的口味,逐渐在巴西走红。
七年前和丈夫在里约开了小餐厅的刘雪银(40岁)说:“我当年还问我妈,这个我在广东怎么没尝过?” 她认为,巴西角仔的特色是中西合璧,将广式制法和巴西口味巧妙结合。如今,角仔是她餐厅的畅销品之一,每天能卖出两三百份。
随着中国人在巴西的发展更多元化,开角仔店如今不再是华人移民的主要谋生手段。朱军观察到,不少广东人近几年选择关闭角仔店,回返中国。
许多移民靠卖角仔赚到了第一桶金。吴明炎忆述,1990年代卖角仔“太挣钱了”,制作100个角仔所需的面粉成本才3元雷亚尔(雷亚尔是巴西官方货币,按当年汇率约3.18新元),一份角仔却可卖上1元,卖100份就有100元收入。
早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角仔已经开始在巴西流行。据知,一些来自广东台山的移民观察到巴西人的饮食习惯后,研发出这种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