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所知,新加坡不止水獭数量之大令人头痛,池鱼遭殃,野猪与犀鸟的数量也非常多。而今发生了野猪危害居民,如果不正视问题,只怕还有更多的流血事件。在城市管理方面没有明确的政策前,国人出门还是要小心为上。

去年4月16日,冠病疫情严重,政府对国民发出禁足令时,看到新闻趣事。一只野猪出现在宏茂桥街上,我当时转发了图片给住在该区的朋友,心里想可能是汤申路丛林里的果实被吃光了,野猪才逛到人稀的街上。比如猴群在丛林里没东西吃,就懂得向游林人或侵入居所偷取食物。

当朋友告诉我,大树压死跑步女子这事太奇怪,因为树根依然牢固连土,为何树会倒下?我自然联想到,会不会是新加坡水獭练牙的天生习惯,造成树木毁坏,被大风刮倒?这只是推测,因为无法做田野观察,但愿当局继续观察水獭的行为。

我国的水池河道与丛林的面积,并不宏伟辽阔,水獭野猪猴子很容易就过界。在人群集聚地放养动物是不是个正确的做法,有待商榷。如何平衡动物在一片土地上的数量,说穿了肯定要让一些热爱动物的人感到揪心。

治人与治动物是两回事,绝大多数的人民会遵守律法规矩,听令于社会法则,但动物禽类可不来这一套。动物每天只听从胃的需要,欲的繁衍,甚至地盘的斗争。倘若一片丛林有足够宽幅的土地,河流生态健康,有足够的植物果实藻菜鱼族组成一个健康的食物链,动物生活在丛林森林水域里,就不会像水獭那样,在城市街道上到处寻找生鱼觅食,侵占人类的设施。

结论是,动物并不适合生长在城市里,这是肯定的;扭曲动物的生存环境,是违反天然的。

数年前看过荷兰新闻一个关于河狸的报道。荷兰是个水乡国家,自从把河狸放养丛林区的河道里,一个好消息是河狸的生态很好,族群巨大,活动的面积扩大许多。坏消息是沿岸的树林有不少树木遭咬毁。森林管理员引路带记者实地探察,只见不少树干被咬断,它们的习惯是,吃饱后喜欢搞建筑工程。

欧洲国家有秋猎文化,秋天上餐馆,服务员常会念一堆野生鹿肉兔肉的季节料理,供人选用品尝。这种秋猎就是一种生态平衡的做法。秋猎的数字,读来非常不愉快。有一年荷兰猎手对于鸠鸡野猪野鹿野兔等野生动物的狩猎,超过80万只之多。我认识到,野生动物并非被保护的濒临灭绝动物,当过量时,在人统治的领土上,野生动物与飞禽必然要被猎杀。

当水獭族群变得越来越大,如果不插手管制,不止把一池池的鱼变成目前疫情下的航空经济境况:一滩死水,一旦水中的鱼类被吃光后,更可能出现的是饿疯了的水獭会扑向小孩的嫩腿。

自在的动物没有束缚的困扰,只要有鱼的地方,不管是榜鹅钓鱼池的草鱼,植物园里的悠闲的鲤鱼,还是美容院小池装饰的鲤鱼,它们只认得是食物,解决胃的需要才是王道。

当初规划的城市愿景的生态,很天真地以为,这些卖相可爱的水獭会乖乖地在城市河道内生活,让国人达到与动物同住共生的至高理想境界。但是,动物毕竟是动物,它们不会记住红灯不能过马路,过了河道那里不该去,哪里都是它们的版图,没有边疆。

到处练牙,常常咬树干,经年累月,大树被咬断,小树被拖走。从拍摄到的影片看到,河狸能把比它们体重十倍的小树干,在水里浮游,拖到它们想建筑的水道边。它们不会只建筑一处而满足,而是每天精力充沛地工作,拥有产业多处,对林木的破坏力惊人。荷兰林园管理员为此很伤脑筋。

(作者是本地自由撰稿人)

当时,这野猪没有攻击人,自然被当成一件趣事来说。时过10个月,日前传来野猪走进榜鹅组屋区攻击两个妇女的消息。被袭咬者伤口血肉模糊,野猪的獠牙看起来惊人,力气巨大,能把一个成人拖行一米外。如果当时没人及时阻止,野猪想把人拖进丛林也是极有可能的事。隔日又传来消息,共五人遭到野猪袭击。野猪为何行为如此,是饿坏了,饥不择食,才发狂咬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