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在于,数码银行在岛国的发展具备一定的主观与客观优势。纵观那些经由严格筛选脱颖而出的Grab、新电信财团等企业,不难发现它们不仅信誉和口碑良好,且在本地运营已久,由此积累了庞大数据库。
在过去数十年里,数字化、电子化的浪潮似一股洪荒之力,横扫传统经济的方方面面,催生了诸如机器人投资顾问(robo-advisor)、比特币(bitcoin)、数码银行(digital banking)等一系列发明。近日,酝酿多时的新加坡数码银行执照申请终于有了结果,更可谓是本地“破坏式创新”的又一里程碑。
从岛国自身的客观环境而言,数码经济对国人已不再是陌生、遥不可及的概念。诸如PayNow等一键完成的电子支付,已深深融入国人的日常生活,即便是乐龄人士也不例外。岛国在推出数码银行方面不似他国“野蛮生长”,而是采取“一步一脚印”的谨小慎微态度,故更能有效控制风险,获得客户的信任。综合上述,可预见数码银行将在本地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庞大的潜在客户群体。
时移势易,数码科技时代的来临已然势不可挡。那一棵见证了华尔街历史的《梧桐树协议》(Buttonwood Agreement)的开“市”元勋——梧桐老树依然屹立不倒,但老树周遭再也看不到那些西装笔直、高声喊价的男士,熙熙攘攘地涌向证券交易所大厅的情景。
12月4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公布Grab、新电信财团及冬海集团获得全面数码银行执照。此外,当局也颁布了多个批发数码银行执照,授权它们为中小企业及非零售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由于数码银行允许用户在线上完成所有金融业务,且无须负担实体店铺诸多运营成本,预期将会为客户提供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另类金融选择。
仅仅半个世纪以前,证券交易所仍是股票交易的实体市场;但如今,这种匹配供需的职责大多已由线上平台所取代。在证券交易所里,整齐排列的电子屏幕与声声不绝的滑鼠按键声,就是这一商业奇迹的现实证据。
尽管如此,数码银行或将改变现有银行的市场定位(value proposition)与运营模式。目前,现有商业银行的客户仍然“被动”地接受各种投资选项与投资组合的推销。由于客户的参与意愿同推销员的佣金挂钩,不少客户在“利滚利、钱生钱”的诱惑与商业推销的双重影响下,因理财知识匮乏而作出仓促、错误的选择。
2022年始,数码银行将通过与传统商业银行展开竞争,为本地银行业注入新鲜活力。笔者认为,数码银行在未来将与现有银行形成“新旧争霸”的良性互动局面,并有可能会撼动现有银行独占鳌头的市场份额。
(作者是留学中国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新加坡本科生)
数码银行能通过运算法,为客户提供比现有银行更加个人化的金融选择,就必然促使现有银行作出本质上的改变,亦即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注客户而非自身的利益。银行通过根据客户风险偏好(risk appetite)来量身定制投资组合,以及借由有效的双方沟通交流,来构造互利互赢的关系。这样才能有效维持甚至提升客户忠诚度,并保护自身的市场份额。
借由对大数据的分析,上述企业将能对申请贷款者的信誉进行多方面的有效评估,解决因信息不足而被现有银行拒之门外者的资金之需。
面对“人机之争”,股市选择了合作共赢。至于银行,或许孙中山先生早已给出最好的建议——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面对维护清朝统治的保皇派时,孙中山先生就在演讲中引用这句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话来反驳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