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自7月下旬以来,平均每天有略超过1000人死亡,而且预计在今年剩余时间里仍将保持这一水平,这种不断上升的感染速度,正在越发清晰地预示未来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的担忧,及其对疫情敏感型服务的影响不太可能消退,甚至会在新一波感染潮中加剧。

但是,美国经济的非同步正常化,在一个关键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美国在控制病毒方面的糟糕表现,不仅加剧了人们对感染的持续恐慌,还很可能掀起新一波冠病疫情。尽管过去一个月的新增病例有所减少,但在截至8月20日的一周里,每天的感染人数接近4万8000人,是5月和6月记录的两倍以上。

二次探底(double dip,在舞蹈中意指男女同时下腰动作)可不是一种舞步,而是美国经济由来已久的趋势,即在短期复苏后再度陷入衰退。多年来,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尽管目前泡沫泛滥的金融市场,正在展现一种不间断的V形复苏的美好状态,但有证据表明,美国在经历了毁灭性的2019冠状病毒疾病冲击之后,可能再次出现二次探底。

然而,这可能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根本的问题是病毒,而不是对美联储所主导的流动性注入,或财政措施所提供临时支援的要求。货币和财政措施可以缓解金融市场的困境,但在解决实体经济所面临的根本健康安全问题方面,它们几乎毫无作为。


由于美国仍处于疫情的魔爪之下,因此可持续复苏的机会看似相当渺茫。尽管生产和就业的反弹凸显了经济供给侧的重大进展,但这些成果还远远算不上大功告成。截至7月,非农就业人数仅收复了2月和3月失业人数的42%,而10.2%的失业率,仍是疫情之前3.5%水平的近三倍。同样,7月份的工业产值也比2月份的高点低了8%。

各大金融市场一点也不担心经济会再度衰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前所未有的货币宽松政策。这让人想起一句古老的格言:“不要与美联储作对。”旨在减轻疫情对企业和家庭的冲击,而出台的史无前例的财政救助措施,也带来了额外的安慰。

如果要正确地看待疫情的影响,可以参考交通、娱乐、餐饮和住宿(也是对冠病最敏感的消费需求领域)的数据,它们在疫情全面暴发前的2020年第一季度,占了家庭服务类总支出的21%。到了第二季度,按实际(经通货膨胀调整后)价值计算,这些类别的综合支出的年化环比则暴跌了86%。

英文原题:America's Coming Double Dip

这一切都说明,二次探底是可能发生的。在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经济冲击之后,局部和非同步正常化表明,美国经济仍然存在脆弱性;而未能遏制病毒,则凸显了发生余震的明显可能性。这正是导致此前多次二次探底的组合。然而,泡沫泛滥的金融市场,却执着于经典的V形复苏的说法。历史的节奏正预示着一个截然不同的结果。

截至6月的月度数据,凸显了这些重要的非必需消费领域一直在承受着逆风。尽管耐用和非耐用消费品的总支出,较疫情前水平回升了4.6%(按实际价值计算),但到目前为止,家庭在服务业上的总支出(也是总消费的最大组成部分),仅仅弥补回了封锁所致损失的43%。

作者Stephen S. Roach是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高级讲师,著有《失衡:美中两国的相互依赖》(Unbalanced: The Codependency of America and China)

当前的经济衰退具备了二次探底的经典条件。在经历了2020年第二季度实际GDP年化环比暴跌32.9%,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季度跌幅后,挥之不去的脆弱性几乎已成定局。为抗击冠病初期疫情而实施的史无前例的封锁,使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几乎还没有开始复苏。本季度的大幅反弹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事实上是借助关停业务的部分重开方才得以实现。但是,这种情况会持续下去,还是会再度下滑呢?

需求侧的修复则更具不确定性。这在非必需消费的关键组成部分,尤其是零售购物,以及在餐饮、旅游和休闲娱乐上的支出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全面参与这些活动(所有这些活动都需要人们面对面接触),可能会带来大多数人所不愿承担的健康风险,特别是考虑到感染病例增加,且缺乏有效疗法及疫苗。

美国商业周期的苦难历史警惕我们切勿骄傲自满。自二战结束以来的11场衰退中,有八场出现了二次探底,我们可简单地将其定义为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在短暂反弹后的下降。仅有的几次例外是1953年至1954年的衰退,1980年的短暂收缩,以及1990年至1991年的温和衰退。其他衰退不仅都包含二次探底,其中两次还出现三次探底,即两次短暂回弹后的再度下探。

总而言之,这便是所谓的非同步正常化(asynchronous normalization),也就是一场供给侧的贡献高于需求侧的局部性复苏。这种处境并非美国独有,类似状况也出现在其他经济体。即使是中国,其国家主导体制在指挥和控制供给侧方面,比在需求侧对疫情敏感型家庭消费行为规范的影响,要有效得多。

当然,二次探底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经济基本面中无法摆脱的脆弱性,以及第一轮经济衰退冲击余震的结合体。一般来说,下滑越严重,破坏越大,愈合时间越长,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也就越大。1957年至1958年、1973年至1975年和1981年至1982年的急剧衰退,以及伴随2008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大收缩,都是这种情况。

版权所有:Project Syndicate,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