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觉得行文不够尽兴,作者索性在文章末尾,赋诗《闲想鹤仪形》一首赠与导师伉俪,“导师上海人,国栋之名实;上海来兰州,修身在寒旱……个人的经验,号召大家练;大家一起练,要共享经验……”高唱颂歌一般,赞美自己的导师,而这位程国栋,正是《冰川冻土》杂志的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
(作者是医学博士与法律硕士,目前在英国从事科研工作)
然而,作者似乎并非初犯。其曾在多篇文章中大篇幅赞美自己的导师,并都成功刊发。学术期刊的审查问题,也成为这一现象背后需要深思的问题。相关杂志的学术审查过程,应该不难鉴别这类文章是否符合学术论文发表的要求,然而还是能够成功发表,并以如此大篇幅的页面刊出,着实令人担忧学术审查的过程,是否形同虚设。
中国近年来学术论文发表量巨大,持续排在世界第二位。但学术论文的质量良莠不齐,并存在着“一流和二流稿件投国外期刊,三流和四流稿件投国内期刊”的尴尬现象。
有关单位曾大力疾呼鼓励优质稿件踊跃投往国内期刊,或在研究者考评时,将国内期刊和国际期刊的论文等同看待的倡议。然而,依此事件来看,国内一些期刊学术的严谨性、规范性,恐怕一时还难以让研究者有信心。
《冰川冻土》不仅是国家级核心期刊,而且还是中国冰、雪、冻土等领域唯一的学报级学术期刊,更曾在2015年获评中国“百强科技期刊”。然而就此论文的学术水平而言,着实令人忧心。且不论文章的学术内容乏善可陈,基本不符合学术论文关于研究内容的基本要求,也不符合学术论文格式。
新年学术圈出现的第一桩“学术不端”事件,似乎让人觉得有些匪夷所思、啼笑皆非。这是来自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学术期刊《冰川冻土》的一篇长达30余页的学术论文,署名作者徐中民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在这篇题为《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的论文里,作者没有花太多笔墨深入探讨生态经济学的具体理论,而是将主要篇幅用于歌颂自己的导师和师娘的美好品德。并在摘要中,提纲挈领般的陈述道,“文章以自己身边人为例,解读他们身上隐含的人生哲理,阐述了人生的目标要同时具备崇高感和优美感。以导师程国栋院士夫妇的事例为例,阐述了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描述了他们携手演绎的人生大道。”
文章中的参考文献大都是作者自己的文章,属于典型的过度自引。此外,该论文注明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领着纳税人的钱,产出如此质量堪忧的学术成果,其社会影响之差,也对中国学术研究的名声有害。目前《冰川冻土》已经刊出撤稿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