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比特币(Bitcoin)和天秤币(Libra)在内的民间机构发行的数字货币,其致命缺陷在于如何解决底层信用的问题。比特币虽然叫做“币”(coin),但却从未真正成为“货币”,其价值主要基于“创新效应”和对区块链技术的贡献,实质上是一种被过度炒作的虚拟财产而已。

天下苦霸权久矣!但打破美元的垄断地位却绝非易事,欧元的艰难成长,各国货币的震荡都是例证,全球经济始终无法摆脱随美联储起舞的窘境。个中原因当然是复杂的,但最根本的却仍是综合国力,既然没有哪个国家或组织拥有超出美国的综合信用,自然也就无法撼动美元的垄断地位。

但主权化的数字货币既然建立在国家信用的基础之上,那就同样会受制于综合国力,因而改变不了全球金融权力格局,消除不了金融霸权。

金融的基础是货币,美国的金融霸权正是建立在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和覆盖全球的结算网络之上;而这种局面又与货币的形态演化密不可分。

首先,以真实财富作为支持来发行证券,这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天秤币与其说是一种货币,不如说是一种数字化的“证券”,这类证券金融市场上比比皆是。

但是,正像任何一个国家最终都不会放弃对网络生态的管控一样,主权国家也不会放弃对各种数字货币的管控。未来,要么是主权国家各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要么是将那些成功的数字货币法定化。货币作为主权的核心要素,是不可能真正交由某个企业或组织掌控的。

美元的影响力与美国的国力同步提升,在这个过程中,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石油美元、建立美元清算网络等手段,使美元一步步变成纯信用货币和世界货币,并令全球金融体系对美元形成依赖。即便全球化和多极化日渐成为主流的今天,美元仍然占据着全球88%的外汇交易和约三分之二的外汇储备份额,并且几乎所有的美元交易,都需通过美国所控制的清算体系和报文系统来完成。

数字货币的关键特征是用数据信息取代纸张来表示货币,民间机构所发行的数字货币,还试图绕开现行的中央银行集中发行和清算的体制,从而摆脱主权国家对货币的控制。但从本质上看,数字货币和纸币同样都是信用货币,只有依靠强大的信用背书,才有可能被公众所认可,从而承担货币的职能。

(作者是中国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理事)

再加上科技发展使货币流通更为便利等因素,货币最终与发行国的军事、经济等实力融合在了一起,国力强则货币强,强货币反过来又助长国力上升。时至今日,货币工具越来越多地被强国用来影响他国和谋取利益,金融霸权由是而生。

发行货币是公共权力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其中最具财富属性的那一部分。在网络时代,这部分权力将如何演化,还仍在探索之中,因而从政府到企业都认为这是个机会。这无疑是所有民间机构追逐“数字货币”的主要动因。

其次,虽然天秤币基于区块链技术,进行网络直联实时结算,可以解决现行金融体系中的“割裂”问题,但其无法与底层资产分开,没有独立信用,因而其最多只能算作一种“支付工具”,而非货币。

当货币还是黄金等实物时,不存在全球一体化的支付清算体系,金融无法成为有效的支配手段,无法对国际霸权形成支撑。但当货币主权化和纸币化之后,逐渐摆脱了与实物财富的关联,其价值完全取决于发行国的信誉和综合实力,相当于这个国家发行的债券或股票。

天秤币意识到了问题之所在,甫一出世,就冠以“稳定币”的称号,并且宣称以美元等法定货币组成的资产池作为其信用基础,实行等值对换。这种设计纵然可以消除公众对天秤币发行后价值泡沫化的担心,但同时也充分说明其本身并非真正的货币。

美国独占了将近一个世纪的金融霸权,九一一事件之后,这项权力迅速扩张,现任总统特朗普更是把它用到了极致,金融制裁和经济封锁成了美国打击敌对国家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手段,许多外国金融机构也被迫裹挟其中。世界各国都充分体验到了金融霸权的威力,却又奈何不得。

当然,有一种可能是:天秤币早期依赖美元等底层资产获得信用,等到公众逐渐认可,并且技术成熟之后,美国政府宣称对其提供信用背书。如此,则天秤币就变成了一种真正的货币,一种在网络上流通的“数字美元”,与纸质美元一起,从线上和线下两个维度共同支撑美国的金融霸权。面对势不可挡的数字化进程,任何一个拥有全球视野的主权国家,进行类似的布局都是必要的。

要想真正破解美国的金融霸权,仍然需要依赖全球多极化趋势,各主权国家货币的国际化进程,以及新型金融结算体系的建立。当然,随着美国对霸权的滥用日甚,也会造成价值降维,进而削减其行为的正当性,美国的综合国力也将在这种“去价值化”的过程中逐渐衰落。到那时,金融霸权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形态存在,就不得而知了。

或者说,在主权国家时代,一种数字货币要想成其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仍然需要国家信用的支撑。据此,由各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取代纸币,未来是可期的;而且因为数字货币是基于网络生态的全网流通模式,一旦发行之后,现行的货币清算网络将发生巨大变化,甚至金融的方法理念,商业银行的功能定位等都将被重塑。

但随着数字货币时代的到来,情况似乎有所变化。

这种状况决定了美国有能力随时调取那些基于美元的贸易记录,能够通过阻断美元结算的方法来阻止某笔交易,或者封锁某个机构和某个国家。对于不合作的外国金融机构,美国也能以强制退出美元网络相威胁。美国正是按照这种逻辑在全球实施金融制裁。

数字货币之所以快速发展,本质上仍然是人类社会网络化的结果。网络时代,居民生产生活方式、财富生成转移方式等,更多在网络虚拟社区中实施,而传统的社会治理体系主要基于现实社会而建构,无法适应网络社会的管治,造成网络空间公共权力缺位的现象,形成了“法外之地”。

得益于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成熟,比特币和各种代币的炒作热潮一度高涨,热潮刚刚退却,面簿(Facebook)就顺势抛出了“Libra稳定币”项目,令全球为之侧目。最近,中国央行公开宣称要发行现金(M0)意义上的法定数字货币。另据统计,70%的中央银行在研究数字化的主权货币。那么,数字货币是否能对既有的金融权力格局形成冲击,甚至改变现状呢?

包括比特币(Bitcoin)和天秤币(Libra)在内的民间机构所发行的数字货币,其致命缺陷在于如何解决底层信用的问题。比特币虽然叫做“币”(coin),但却从未真正成为“货币”,其价值主要基于“创新效应”和对区块链技术的贡献,实质上是一种被过度炒作的虚拟财产而已。其他各类公司所发行的各种“代币”,大多一问世就迅速泡沫化,有的甚至直接变成了诈骗工具。

许多互联网企业从这种现象中发现了诸多商机,而最大的商机显然是化身网络社会管理者,通过设定和行使公共权力来快速谋利。所以,几乎所有的网络运营商都致力于建平台和建社区,都痴迷于争抢“用户”,因为每一个平台和社区都是一个小社会,建设者就是这个小社会的管理者。

所以,数字货币可以改变货币的形态,改变全球货币支付清算体系,甚至改变整个金融行业的生态,但却改变不了由国家实力支撑的金融权力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