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和印度海军在南中国海联合展开常年双边海战演习,今年却被部分中国境外媒体放大解读,说成是针对“一带一路”。新印海军从1994年开始就举行常年演习,为何今年招惹非议?就因为日子选在5月18日,也就是在一带一路论坛结束后的第四天,所以就被指为在“敏感时期”举行演习?那么故事的教训是,世界各国以后搞什么活动,最好都先通报一下联合国,让联合国协调一下排期,避免大家因为撞上“敏感时期”而产生误会。

再一个积极信号是,《联合早报》5月25日独家报道,第三轮新中自贸协定升级版谈判,将在6月中旬于北京举行。这个消息是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向《联合早报》证实的。据了解,“升级版”的“干货”包括将为新加坡企业的在华投资扫除更多障碍,并提供更多保障。

他说:“新加坡和中国的关系具有深度、宽度与力度,两国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偶尔的分歧,我国支持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并将秉持一贯的原则,继续支持中国的和平发展以及它在本地区具有建设性的参与。”

新中两国在1990年正式建交,但两国关系可追溯至1976年建国总理李光耀访问中国以及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两年后于1978年对新加坡进行历史性访问。两国正式建交后,陆续开启了新中苏州工业园、人文交流、金融合作、等多面向合作,双方还设立了七个经贸理事会。

如果说,当年在国际政治舞台的宴席上,新加坡和中国同为客人坐一桌,那么今天的中国已跃升为主人家。华人是爱吃的民族,“吃桌”的座次安排很有学问。新中关系发展的演变也就体现在“坐哪里”的变化上。中国摆千人盛宴,位子怎么安排由主人说了算。新加坡不一定每次都被安排到主桌,但宴席上还是找到位子。若用中国经济做比喻的话,新中关系则已从高速发展期,换挡进入“稳中求进”的“新常态”,难以攀新高,但相信不至于“硬着陆”。

我国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5月24日在国立大学东亚所20周年论坛上发表了20分钟的演讲,清楚地表达了新加坡的立场。

三、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新加坡是最早支持中国建立亚洲基础建设投资银行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2015年,亚投行在新加坡开会,谈判和磋商制订章程。代表我国出席一带一路论坛的国家发展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黄循财也说了,新加坡是金融中心,在亚细安国家落实的一带一路项目,有六成最早出于新加坡,新加坡还能分享基建和城市规划经验,与中国企业携手拓展第三国市场。

四、经贸关系密切。从2013年起,新加坡一直是中国的最大外来投资国,中国也是新加坡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都高举自由贸易旗帜。

二、国家级合作项目。继苏州工业园和天津生态城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在2015年启动,双方同意把它打造成中国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重点示范项目。

查了查中国商务部网站,中国与2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4个自贸协定,新加坡是其中之一。与中国谈判自贸协定“升级版”的国家有三个,新加坡就位列其中。

张志贤还提到,在过去三个月里,他以联合主席的身份,主持了新中两国高级领导人三大主要双边合作机制中的两场会议。第一场是在北京举行的第13届新中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总理张高丽一同主持。另一场在上星期刚落幕,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共同主持的中新领导力论坛。

老朋友没有掀桌子的例证至少有四条:

尽管如此,李显龙缺席中国主场外交活动,还是让部分媒体异常亢奋,大炒新中关系话题,甚至牵强附会的“阴谋论”都跑出来了。

事隔约40年后,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已相继离世,老人们的特殊情谊要在新一代领导人身上延续下来谈何容易。同个时候,世界局势也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加坡当年可以扮演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桥梁,如今西方早已直通中国市场了。今天的新加坡,或许还是当年的“小红点”,但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那头沉睡的狮子。随着经济和军事能力的增强,世界正在看到一个愈发自信的中国,在国际上展现巨大的潜在领导能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由七人组成,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由25人组成,相当于中国政治最顶层、最重要的成员。中国13亿人口,晋身政治圈排名首七、首25位的官员,张志贤短短三个月内见了两位,不能说新中关系很糟吧?赵乐际到访我国时,还与李显龙总理见面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是什么概念?

一些媒体对新印军演无限扩大解读,但似乎忘了,就在一带一路论坛举行期间,来自20国家的28艘军舰齐聚新加坡,其中就包括中国的黄山号护卫舰,率领中国代表团的是南海舰队副司令周煦明少将。各国军舰是来参加第11届亚洲国际海防展览及会议和首次在我国举行的国际海事检阅大会。一些媒体也好像刻意记不起,我国海军部队的隐形护卫舰刚毅号今年4月间,在中国青岛军港停靠访问四天,去年9月,我国威武级护卫舰坚信号抵达上海,新中海军舰艇进行了联合演练。

大家议论纷纷,新加坡不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吗?凭单一事件,就能断定新中关系“冻过水”了吗?

不论部分媒体如何炒新闻,网上舆论如何推波助澜,新中关系进入“稳中求进”的“新常态”之后,大势相信不会大变,毕竟共同利益大于分歧。新中两国友谊的小船,时而遇风浪在所难免,但总不会说翻就翻。

一、高层级年度对话平台。南中国海仲裁案和装甲车事件后,新中今年2月在北京举行新中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JCBC)。张志贤与张高丽共同主持了会议。

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不见我国总理李显龙的身影,点中了部分媒体和网民的兴奋穴位。

在亚细安十国中,泰国和文莱的领导人没出席一带一路论坛,但部分媒体独爱将聚光灯打在新加坡身上。中泰高铁项目现在什么情况?“中国制造”助力文莱跨海大桥建设的进展如何?没有兴趣?就对“小红点”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