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以华文翻译、标语、通告出错的例子来说,我们在这方面经常错误百出,笑话层出不穷。日前媒体报道,人力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出席第三届中新金融峰会开幕式时,在她前方的牌子写着“人力部长‘坚’内政部第二部长”,显然把“兼”错写成“坚”。杨莉明通过视频向与会者发言,这样的画面可能在中国各地广播。当中国民众看到我们把“兼”错写成“坚”,不知有何感想。
有人会说,圣人也会犯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次的过错除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要负全责,我认为其他相关单位也应负一些责任,包括在场懂华文的人。我相信部长的职衔牌子很早就放在桌上了,如果有人及时发现有错,应该通知现场负责人立刻改正;如果有人在部长发言时才发现错误,应马上将牌子拿走。虽然这样做可能不礼貌或产生误会,可是总比当众献丑的伤害来得低。
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看,这类声明是必要的,以平息事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是,人们对这类标准答案不感兴趣,认为是官样文章,大家更想知道事后是否真的有所改善。
我发现有关当局在出错后经常发表标准答案:当局为错误负全责,同时向受影响的公众表示歉意,并且会调查错误原因,以免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