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质疑上补习班的必要性。我认为关键是我们想让孩子从补习班得到什么,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补习班。另外要说的是,关于补习班教师的资质问题,补习班教师确实良莠不齐,选择不当不但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也许还会误了孩子。这还是社会监管必须做好的一个层面,家长要做的是了解孩子的特点,选择属意的补习班。
看香港的乱像,我越来越能体会公民教育在一个国家里起着怎样的作用。教育是基础,是框架,教育是一切的一切,重中之重。教育对国家、对个人之重要,简直就是命门之所在。好的教育良善整个社会,失败的教育引发的何止是社会动乱这么简单。
儿子的补习班教师有时高兴起来,会给他们讲一些五花八门的社会现象,对提高孩子的见识和认识或多或少有些益处。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就该深入象牙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非也,圣贤书要读,天下事也必须知道。读书的目的是走向社会,贡献社会,社会是怎样都不了解,遑论其他。
孩子在不断的操练和学习中拉开差距,教育就应该发挥真正的效用,也就是因材施教,各尽所能,而不是大家全部挤在一条跑道上,或被人远远甩下,或被挤到伤痕累累。人生跑道何止一条,站在自己的跑道上与对等的人竞争,才是适度提升和进步的动力所在。
政府致力于把每一所学校都打造成名校水平,即便如此,校外教育培训还是白热化。培训补习的市场动力源于竞争和差异,差异和竞争本就是人类的自然现象,也可以说是制度的衍生。存在竞争和差异,这个世界才是参差多态,才是一个多彩的世界。
很多人认为,送孩子上补习班伤财事小,蹉跎时间浪费精力才是大事,所以对补习班的监管是社会制度对教育最有力的保障。补习班就像孩子人生初期的一根小拐杖,不必滥用,但用好了、用对了,助益还是有的。
大家都说读书郎可怜,谈得最多的就是为孩子减负。但读书郎有什么可怜的呢?事实上,每个孩子都应该把读书看成人生中最重要的自我展示的机会。孩子唯有经受得住学习的压力和磨练,才有能力承受未来生活及工作的双重压力。抗压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和不断补给的心理过程,必须不断操练。抗压也是生活工作的基础,是生存的基本能力。
犬子今年读小学三年级,成绩不错,其实可以不用去补习班,但我认为补习班的存在并不只是体现在学业助力上,也有其他方面的作用。我儿子性格明显内向,不善于交际,放学后整天窝在家里读书或玩电子游戏。对一个少年来说,除了学业,社交和运动也相当重要,儿子在这些方面都没有动力。我让他坚持上补习班的目的,是希望有机会让他操练和提高学业以外的技能。儿子就读的补习班有二三十人,学业程度不一,共处一堂,是一个让他与其他孩子接触和互相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