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庆幸的是,这篇充满教育艺术的作品《打架》被选入了新版的小学五年级华文教材。尽管教材编写者做了一些本地化的改编,但其基本情节和文中精彩的动作描写没有大的改变,读到最后都能感受到文中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上的艺术性。但是没想到《打架》中的亮点竟然受到了质疑,质疑者认为文中教师的处理方式不当,不应该不问缘由把打架的学生关在办公室四个小时(见《联合早报·交流站》7月11日李锡凯的投函《对新版小学华文课本看法》)。

什么是教育?对于这一问题,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对于父母和教师来说,就是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去唤醒一颗幼小的种子,用自己的真实行动来慢慢影响它,让它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既然是唤醒,方式一定是柔和的、学生容易接受的。

事实胜于雄辩,兰老师的学生从骑行中的种种收获,以及《打架》里的学生从事件中学会自己解决成长中的问题。两个老师良好的教育效果,很好地诠释了教育的艺术性在于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也给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竖立了良好的典范,当然也是对其质疑声的最佳答复。

想起我曾读过台湾作家凌拂的作品《打架》:两个学生因一件小事在课室里打了起来,老师把他们叫到办公室,要求他们面面相视四个小时,直到放学。老师离开后,两个学生开始怒目相视,然后和好如初,还开始下象棋。放学后老师看到他们正在下棋,什么也没说就让他们离开。

首先,他们都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以兰老师为例,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在骑行前的数月里,他利用周末时间开车勘察路线,仔细规划行程。除了骑行,他还为学生做了很多“份外事”,例如成功帮助学生戒除网瘾。《打架》中描写教师的篇幅不多,但处理学生纠纷的方式颇具艺术性,让学生在独处的四个小时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自我成长。

其次,两个老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都能突破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独辟蹊径。《打架》中的教师在对两个学生深刻了解的基础上,把他们带到办公室这样一个安全的环境里,放手让他们去认识错误,去处理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兰老师带学生骑行,他的压力更大,来自学校、家长和社会,他的同事直接说他“是在拿自己的职业生涯赌博”,但他没有理会这些,而是提前做足准备,尽最大努力减少风险。

这篇文章取材自学生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打架事件,动作描写生动形象,但我更欣赏的是教师对于这一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自始至终没有批评,没有说教,而是把学生带到办公室让他们单独相处四个小时,自己处理矛盾,并从中学会自我成长。

最近,一篇关于中国教师兰会云带学生从山西省骑行至上海市的文章刷爆朋友圈。读完文章,心灵受到极大的震动。一个80后的老师,带领11个毫无社会经验的学生,以骑行方式跨过盆地、高山、谷地、高原和河流,最后成功到达上海。

最后,二者的教育效果都非常好。兰老师带着收获满满的学生归来,给了他们一份终生难忘的礼物。《打架》里的学生在四个小时的相处中,不仅毫发无损,还自己解决纠纷。当老师进来时,一个学生还教另一个学生下棋,互相学习。

不论是兰老师,还是《打架》里的老师,他们在教育的艺术性方面给我们竖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两个老师虽然文化背景不一样,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也不一样,但他们的相似之处也是很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