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到自己老了,是近两年的事。看电视剧,演员都是叫不出名字的“小鲜肉”;浏览网络,跳出一堆不知含义的字母缩写;德国世界杯、北京奥运会,场面记忆犹新,细想来,却都是“近代史”了!

(作者是本报网络高级编辑 xuezb@sph.com.sg)

首先,老人不能固步自封,要有终身学习、不断变革的年轻心态,但并不是简单去模仿年轻人的言行。能想象一个严肃文学作家,通篇用网络词汇写作吗?能接受一家正规报纸,用自媒体公众号的标题发表社论吗?那样做,既丢失了自身原有的价值,也抓不住新的潮流,只是邯郸学步,徒增尴尬。

同时,要相信自身的价值。这个光怪陆离的时代有太多速朽的东西,但仍存在“不朽”的可能。身为有专业技能、社会阅历和生活智慧的人,尤其是政治文化领域的从业者,有义务引领群众,一起寻找那条历史发展的“主线”,或为某种价值导向,或为某种文化建构,或为某种社会共识,这些正是这个剧变、撕裂、混沌的时代所缺乏的。如果还有信念,就不要轻言退出历史舞台,留下来发光发热,也许更好。

其实,这一现象已有人发明词汇总结,叫做“媚青”,即年长者通过效仿年轻人的说话、行为与爱好,取悦青年群体,以保证自己“不过时”。

政治、资本与其所控制的舆论合力,进一步强化年轻人的影响力,政治人物、商业领袖和部分文化精英的“媚青”言行,也促使了主流社会文化向相对低龄的方向移动。面对这样的时代,“老人”应该抱持怎样的心态呢?

要指出的是,这个词并不太公允,带有贬义,容易联想到“媚日”“媚共”等字眼。老人效仿学习年轻人,也未必就是谄媚,可能只为与青年多些共同语言,或是与时俱进,发掘新的兴趣爱好,不应该一概而论。不过,这种现象的背后根源,仍值得分析。

世界终归是属于年轻人的,但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答案将由现在包括你我在内的所有人一起书写。

年轻人掌握话语权,也是互联网时代的现象。与长者相比,年轻人是网络的原住民,技术熟练,更有“网感”。而中年人忙于事业和家庭,很少有时间在网上冲浪;老年人虽然悠闲,但很多不具备网络技术,过尽千帆的心态也减弱了其表达欲。于是,中老年人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政治和资本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它们正是讨好年轻人的最大背后推手。青年的热情与冲动,易使其成为政治运动的先锋,比如严肃的中国官媒,近年来也广泛使用年轻人口吻,进行意识形态宣传;再如各国如火如荼的反政府运动,青年也常成为幕后政治力量的代言人。对资本而言,讨好年轻人是为了获取更多利益。针对年轻人爱消费、容易崇拜偶像等特点,大品牌的奢侈品纷纷下沉推出轻奢线,娱乐圈的审美也愈发走向幼龄化。

年轻人掌握更多知识,是“后喻时代”的特征。传统社会里,年龄意味着智慧与经验,青少年要听从长者的教诲。但到了现代尤其是后现代社会,信息迭代加快,年轻人反而要对老人进行“知识反哺”。年长不再代表智慧,只意味着衰老,甚至有人喊出“年轻即正义”的观点。

岁月本无可回头,个人感慨实属平常。不过,笔者也观察到,整个社会的热点与话语权,越来越倾向于年轻人,就连一些“老人”自身,也开始模仿青年的言谈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