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人力部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本地怀孕妇女遭辞退的案例,从2012年的90起降到57起,然而职场上的性别歧视仍处处可见。一名在房地产公司任职的妇女向上司透露自己怀孕,一个月后被公司以“业绩差”为由辞退。许多新婚妇女也透露,她们在面试时经常必须回答一些私人问题,包括近期内是否打算怀孕、托儿安排,以及如何确保能够以工作为先……

根据国际足联的统计,今年的世界杯发生约30起球迷骚扰女记者的事件,没有被报道的骚扰事件只有更多。阿根廷足协的《世界杯手册》出现“如何与俄罗斯女性搭讪”的内容引发批评。连锁快餐店汉堡王俄罗斯分支的广告声称:成功怀上世界杯球员孩子的女性将赢得4万7000美元,终身免费吃汉堡王华堡,引起俄罗斯公众的愤怒。

我想起了今年世界杯赛事中出现的许多性别歧视的案例。

马丁路德金有句名言:“世上最危险的莫过于真诚的无知,和认真的愚蠢。”我们既需要避免无知地伤害他人,也要开始学习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帮助弱势群体。本地社会对女性的态度仍有待进步,社会的性别平等绝对需要自省与自觉——我们必须重新挑战自己对性别角色的既定态度和想法,唯有如此,才能启发改变的契机。

微歧视根源于不自觉的偏见,往往被正常化,以刻板成见和笑话的形式出现,被指出来时,会让一些人觉得“我只是玩笑,你何必如此敏感”。例如在工作场所中针对女性的言语表达:“你太漂亮了”“这份工作不适合女人”“你几时打算生孩子”……受害者终其一生,必须忍受被排挤骚扰的待遇,长年累月积累的偏见,给他们造成的巨大压力,是拥有特权的人永远无法想象的。

男人如此物化女性,是拥有男性特权(male privilege)的性别歧视的体现。性别歧视和性并无多少关联,更多是男性滥用权力的肆意妄为。这是一种暴力。

在今年的国庆庆典检阅仪式上,摄影机聚焦在空军一级军事专才周淑瑜(Gorgina Choo)。有网民在其博客上展开民意调查,要求读者为空军的五名女士兵的美貌评分,其中包括了周淑瑜。

侵晓窥语

社会上一切歧视的存在,都是在沉默的集体共谋之下产生的。社会的昌荣与否,往往取决于那些处于优势的人是否在无视、忽视、漠视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世界杯的“美女摄像机”往往聚焦在年轻女球迷身上,物化女性形象;网上流传的视屏显示,一群巴西球迷用葡萄牙语,对着俄罗斯女性唱着粗俗的歌……

我不厌其烦地一一列出,因为这并不局限于世界杯,而是女性几乎每天都必须面对的歧视,差别只是程度大小;而无论轻重,歧视都能造成巨大伤害。看似无关紧要的偏见,往往会不知不觉地演变成歧视、骚扰、仇恨……因此我更关注这类“微歧视”(micro aggression)。

此外,根据国际足联官方数据,在官方认证的1万6000名记者当中,仅有14%是女性。英国今年出现历史上第一位世界杯女性解说员,却遭观众批评——世界杯也凸显了职业中的性别歧视。

微歧视最危险的地方在于:一、这种歧视往往难以证明;二、只有受害者才能感受得到;三、做出微歧视的人也许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举止不妥。

有些偏见过于根深蒂固,以至于享有特权的族群从来不知道弱势群体的遭遇。若要解决社会的各种歧视现象,必须先承认有的人享有特权——阶级特权、种族特权、男性特权……等等。有了自觉,才是教育的开始,才能够再进一步改善歧视与偏见。

(作者是剧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