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冠病后时代保障新加坡未来”有大选意味,但不能否认冠病危机给我国带来的挑战,即使不是前所未见,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未见的。政府不能避免人们从政治角度解读这一系列演说,但在人心惶惶的时候,第三代和第四代政治领导人出面保持沟通,提振人民的信心,还是有必要的。检视总理演讲的信息,除了政治动员,也适时地号召全民在逆境中必须乐观前进。

总理李显龙在全国电视演讲中,所描绘的后疫情时代前景充满挑战。不管我们有多不情愿,这是无奈的现实。从内部到外部环境,冠病疫情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与人的接触交流、从公共卫生到财政政策的拟就,更改变了国际贸易和地缘政治版图。我们这一代人面对后疫情的挑战,别无选择,只能迎难而上。

李总理前天发表的“共克这一代的危机”全国讲话,是“冠病后时代保障新加坡未来”演说系列的第一场,接下来两周还有五名内阁成员会发表全国讲话;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第四代领导班子领军人物王瑞杰,将在6月20日发表以“携手同心,越战越勇”为题的压轴演说。这一系列演说无疑带有执政党为大选开跑的前奏意味,因为第13届国会任期尾声日近,但冠病疫情打乱了执政党的政治日程。

人与人接触的改变,包括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居家办公及学习常态化,将改变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沟通方式、人情和社会文化。长远而言,这些改变可能激发新的机遇,但也可能导致人心的压抑和降低社会创新力,就这些领域的实情评估和研究尚有待进行。冠病在中短期内难以消灭,意味着病毒阻断措施可能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实施一次,这对经济的冲击很大。许多行业可能不复存在,或不复蓬勃,尤其是旅游业、航空业、酒店业、零售业、餐饮业等。各行各业改变营业模式与结构势在必行,否则就是坐以待毙。

在大流行病严重冲击方方面面的时代,新加坡人要如何继续保持自信心,不气馁、不彷徨、不放弃,是我们这一代人要克服的挑战。如何在危机中发掘自己的潜能和把握机会,越战越勇,是我们这一代人要有的国民特质。要熬过危机,每个人都须强化自己,减少无谓的互相攻击和撕裂,保持团结一致。值得一提的是,在人人对冠病避之不及的时候,有1万4400多人报名加入医疗护理志愿团队,当中包括非医疗人员和属于冠病高风险群的年长者。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愿意调整个人以适应时代需要、愿意牺牲自我、愿意并肩奋斗的精神。唯有再一次发挥坚韧不拔、互相扶持的建国精神,才能守护好我们的家人,与国家一起走出困境。

为因应这些变化,各种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须作出改变。经济增长放缓,意味着政府财政收入将减少,税率可能上升,或者须开拓更多税种;全球经济放缓,也意味着主权基金投资回报可能减少。收入减少,支出就必须作出相应调整,把有限资源花在更迫切的地方,这对民生、安全、未来投资都有影响。

随着疫情逐渐受控,执政党和反对党的选举机器也重启。“冠病后时代保障新加坡未来”演说系列,显然向1968年建国总理李光耀率领阁员发表“关键岁月”系列电视演说看齐。当时正值新加坡独立建国初期和英军撤离之后的不稳定岁月,又是建国后第一次大选将届的关键时刻。人民行动党在当年4月举行的大选中,拿下所有58个国会议席。

社论 2020年6月9日

很多就业机会将流失,而且很多将一去不回头。王瑞杰在国会总结“坚毅向前预算案”辩论时披露,这次疫情将带来比沙斯更大的影响,我国居民今年的失业人数可能超过10万。政府已推出四份财政预算案,动用近1000亿元救市、救企业、救工作。

更糟的是,冠病疫情加速了国际格局的变化,加剧了中美博弈给地缘政治、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供应链所带来的不稳定前景。美国因白人警察致死黑人弗洛伊德而引发的全国乃至全球抗议活动,就很能说明问题。类似的种族主义、种族偏见、阶级歧视,乃至贫富差距问题,在很多国家都存在,冠病疫情催化了这些问题。在后疫情时代,如何控制这些问题不演变成更棘手的社会冲突,是每一个国家都要修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