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站昨晚也做了一个现场调查,八成与会者回应,超过九成表示会继续参与重新构想电力站的计划,也有与会者自告奋勇表示,要统筹接下来关于电力站何去何从的对话。

大会由前官委议员黄渭莹和郭庆亮主持,他们曾任职于电力站。电力站董事局一名成员在会上说,关闭电力站不是突然的决定,而是自2017年获知电力站位于亚美尼亚街45号的所在建筑将暂时关闭翻新,与艺理会五次开会后董事局讨论的结果。

电力站由已故戏剧家郭宝崑创立,郭宝崑女儿、实践剧场艺术总监郭践红在会上提问:“大家为什么要出席大会,是有什么要争取的吗?”她认为电力站与自由艺术工作者相比,所获得的资源已相对丰富。她说:“将筹款的难度放一边,艺术工作者们如果找到重塑电力站的方法,那电力站到底值不值得做下去?”

郭践红过后受访时说,电力站是艺术中心而不是艺术团体,董事局受委负责营运,做关闭决定时有没有与艺术界交流?她说:“我们要讨论的不是电力站过去的遗产而是将来的发展,这个空间的去留,怎样传承下去。法律上,这是10人董事局的决定,但在意义上,并不局限这10人,而应该由年轻人决定它的未来。没有空间,没有钱,就没有做的可能?这不一定。是要做或不要做。不要太轻易做决定。”

董事局在会上透露,电力站一年需要至少100万元营运费,艺理会提供35万元,后多加10万元,但仍不足以维持开支,电力站必须大规模缩减团队——从11人减至三人,而这将大大影响节目筹划与执行。董事局原本希望找到企业赞助,筹得500万元,加上政府文化捐献配对基金一元对一元的拨款,以获得1000万元基金,但不成功。董事局也考虑过另外物色新地点的方案,但最终有超过三分之二董事成员赞成永久关闭电力站的决定。

大会由前官委议员黄渭莹和郭庆亮主持,他们曾任职于电力站。电力站董事局一名成员在会上说,关闭电力站不是突然的决定,而是自2017年获知电力站位于亚美尼亚街45号的所在建筑将暂时关闭翻新,与艺理会五次开会后董事局讨论的结果。艺理会是到最近才通知电力站翻新后可以回到亚美尼亚街45号,但要与其他艺术团体合用空间。

成立了30年的电力站艺术之家宣布7月关闭后,引起艺术界与各方的关注。电力站董事局昨天(3月6日)下午举行两个小时的线上大会,吸引近260人参与。与会者积极发言,提出各种建议与方案,希望电力站能继续生存或转型,以保留其核心精神。

董事局另一名成员指出,冠病疫情暴发前,电力站尚有60万元盈余,过去五年也在思考转型问题。但电力站不是艺术团体,更像艺术学校,需要更多资源。

郭践红:应由年轻人决定

一名与会者提出,作为艺术中心,电力站是属于社群的,或许电力站下个篇章可采会员制,而不仅仅只有董事局。另一名与会者也觉得公众是电力站的利益相关者,他质疑为何电力站董事局不先征求公众与艺术社群的意见才做决定。针对这点,董事局回应曾与一些艺术团体讨论过,但困难在于该与谁商讨,董事局也不可能与所有人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