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3月15日接受《联合早报》和《海峡时报》专访时自我评估领导新科研的成绩,并回应本报提及他当年与杨烈国交接之际曾卷入的一场唇枪舌剑,如今如何看待那次风波的问题。
他接着分享自己如何推动北烁学校的诞生,以及创校校长林艳卿和他分享一名学生的故事。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主席林泉宝(57岁)于2007年4月1日出任该局的第二位主席,他下周一(4月1日)将卸职,并担任新成立的新加坡食品局主席。
根据环境灵活做出调整
我国的生物医药研究曾遭质疑是否走错方向,请来外国“科研明星”也没重大发现,时隔12年,即将卸任的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掌舵人以数据和实例说明,我国当初的坚持是对的,这些年稳健地把资源投入科研领域才能初见成果。
在新科研时,林泉宝会参与每一位申请奖学金学生的面试,而有两位奖学金得主的背景较特别。林育全小学虽被编入EM3课程,但过后发奋图强,到了南洋理工大学还考获一等荣誉学位。郑稚燏则是首位毕业自工艺教育学院的得主。
他也说,我国一旦成为可展示这些科研项目的枢纽,会带来很多增值,也为国人带来许多发展机会。“但安全很重要,为了声誉必须把研究做好,不能操之过急。”
他指出,科研活动能为新加坡人创造高素质的工作。本地科研团队人数从2007年至2017年增幅达三成,从3万8000人增至超过4万9000人。从事科研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就业机会同期增近50%,从2万4500个至超过3万5000个。
贸工部也宣布,为了推动农业科技,双溪加株(Sungei Kadut)将设18公顷的新农业食品创新园,把新加坡打造成领先的城市农业科技和水产养殖科技枢纽,建立可出口到区域的食品生产模式。
林泉宝自觉已达成12年前在上任第三天所说的“创造未来”使命,且了无遗憾。
他也提及曾先后任职于卫生部、财政部、公共服务署、贸工部和律政部等公共机构的陈丽芬。
林泉宝一再强调“新加坡和新加坡人没理由做不到”,包括研发新药等事情,而只是迟早的问题,坚持下去必定成真。
即便不是全国平台,各机构也展开双边或三边合作,包括成立竞争力强盛的研究机构,例如全国皮肤中心、新科研和南洋理工大学在2013年宣布联合成立的新加坡皮肤研究院。“从改变本地工业、吸引跨国企业,到让本地企业受惠,这些联合机构的影响力毋庸置疑。”
“我们是全球少数把1%GDP预留给公共领域科研项目的国家之一,这是我们坚持的,但如何运用这1%经费须缜密严谨地考量,也要一直积极寻找对的契机,而不是当初认定什么就墨守成规,反而失了良机。食物研究就是实例。时间对了、科技准备好了、我们有能力就去为国家做对的事。若没有激烈的讨论,去严格地审视方针,或许就不是做出对国家最理想的选择。”
林泉宝说,士兵在长官的激励下,加上努力训练,一年内进步神速。“试想想,每个士兵都能推动自己发挥潜能的话,我们的武装部队能有多强大。所以我们需要懂得如何激励士兵的长官,大家也要齐心往同个方向前进。”
林泉宝对此并不认同,他认为新科研没有偏离轨道,而是根据时局和环境灵活做出调整。他解释,“坚持到底”指的是致力于把资源投放在科研活动,包括政府在2016年宣布五年拨款190亿元推动研究、创新和企业活动,拨款额与之前五年一样维持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不曾削减。
食物研究攸关国家利益 安全至上不应操之过急
林泉宝重申当年的立场:“有些东西就是需要时间。关键在于稳健持续地投入资源,坚持到底。我们必须很谨慎不要变来变去,也不要采取过于极端的方针。不偏离轨道非常重要。”
新科研当年成功吸引不少国外顶尖科研人员,但李玮玲认为他们来新后也没重大发现。
受激励加上努力训练 士兵一年内进步神速
他重申当年的立场:“有些东西就是需要时间。关键在于稳健持续地投入资源,坚持到底。我们必须很谨慎不要变来变去,也不要采取过于极端的方针。不偏离轨道非常重要。”
他认为年轻国人极度关注气候变化和应该如何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等,因此会想通过科研去制造食物,新科研也确实已有这类年轻科学家。
另一方面,新科研作为科研领域,以及工业和市场之间的桥梁,兼具经济和社会使命。
新科研与业界的合作项目已从2005年至2010年的约1500个,增约五倍至2011年至2015年的近9000个,而这五年预计会维持在这个水平,相等于2011年起每天启动近五个新项目。
“我们国家小,承受不起人民有‘我没希望了’‘我完蛋了’的想法,而是要让每个人都尽量发挥所长,有他们能实现梦想的希望。”
他在2003年7月出任教育部第二常任秘书、隔年7月任常秘,之后于2007年4月出任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主席。他分享的故事横跨这三个工作领域。
这名学生小六会考两次都不及格,2008年申请加入北烁学校,为了当平面设计师的梦想积极学设计和绘画等,休息时间也用来复习语文和数学,之后虽成功报读国家工教局证书课程,却被安排学烹饪,直到北烁教师帮忙上诉后才成功转念设计,之后考进南洋理工学院。“艳卿过后巧遇他,他正要飞到泰国曼谷工作,争取一个设计项目。我们得确保年轻人能保有希望,知道他们能为自己和社会做得更多。”
“我国目前拥有很好的先进制造科技,这也是农业科技转型所需的科技。我国没有太多土地,所以得用科技把收成翻上数十倍,这些也是工业4.0科技,例如用传感器收集数据和进行智能管控,以预防损害农作物的疾病等。双溪加株将成为多个科技的测试平台。”
不过,《海峡》记者指出,新科研中途似乎改变航道,因为杨烈国在2000年任经济发展局主席时曾明言,我国生命科学研究应着重在人类而非动植物,才能达到治病、改善生活的目标。他当时说:“我和你都比植物重要对吗?新加坡没有农业。既然有人要照顾,我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在农业(研究)上?”这与林泉宝提及我国的食品和水产养殖研究成果有所出入。
他忆述在1990年升任营长后,某一次在监督体能测验时,看到一名士兵奋力地赶在最后一秒冲过终点线倒入他怀中。那名士兵成功达到金级标准,逆转一年前不及格的成绩。
接班人须与科研团队 建立互信与融洽关系
对于科研人员会否希望由一个“理解科学”的同仁来领导他们,而非一个来自国防部、曾经在纪律部队体制下管理下属的领导人,林泉宝坦言,新科研人员对此不会有一致的看法,因此对接班人而言,关键是与新科研团队建立融洽、培养互信的关系。
林泉宝指出,农业食品业不只关系到促进经济和制造优良工作,也关乎粮食保障这个对国家存亡至关重要的议题。
他也一再强调“新加坡和新加坡人没理由做不到”,包括研发新药等事情,而只是迟早的问题,坚持下去必定成真。
根据贸工部之前的任命文告,周继强承担“行政领导角色与责任”,包括制定新科研的战略目标、与关键的政府和行业利益相关者沟通、推动落实新科研的策略、措施与计划,以及建立新科研的组织能力。
2007年2月,时任国立脑神经医学院院长李玮玲医生受访时说,她认为我国研究涉及的层面太广,有必要检讨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策略,集中在B型肝炎或头部创伤等亚洲疾病,而不是和国外世界级研究中心竞争,进行同样的疾病研究。
与业界合作项目已增约五倍
“我国幅员小可以是局限,也可以是优势。若能把幅员小化作更紧密的连接、促进协作,而不会因各方科研项目雷同而浪费了资源,我们的竞争力能大大地提高,所以我和其他公共部门领导人这些年极力推动协作。这也就是为什么,12年后本地有很多共同研究的项目和平台,例如全国机器人计划等……各方连接起来的话,你可以把很多资源投入在须要很多专才和资源的领域,但又不和他人重叠,而是打造一个服务大家的平台。”
林泉宝今年4月1日卸职,同一天,国防部副常任秘书(科技)周继强准将(43岁)会出任新科研总裁,教育部常任秘书陈丽芬则出任非执行主席。
他认为,对比自己到新科研前只到教育部,曾有一段时间还负责大学事务的陈丽芬具备更丰富的经验。
杨烈国当年严词反驳,也说明聚焦癌症研究是因40岁以下患者有增加趋势。时任国务资政吴作栋也发表看法说,辩论我国科研方向是健康现象,但要证明谁对谁错可能要10年后才见真章。
分享三个“追梦”故事
林泉宝受访时提供多组数据,包括我国2010年至2017年培养至少60家药剂和生物科技企业,科研投资额达1亿至2亿元,其中三四家的估值超过7亿元;专门研发抗癌免疫疗法的本地生物科技公司Tessa Therapeutics已展开全球最大型的第三期临床试验,而这些仅是初期成果,我国还会有一波波新企业的崛起。
林泉宝认为周继强绝对胜任有余。“他在国防部负责的科技项目,预算远超新科研的预算,当中包括资产采购和科研预算,因此他对科技的理解,以及如何应付大项目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入的见解。”
12年前定下“创造未来”使命达成无遗憾
国防部副常秘周继强 将出任新科研总裁
我国科研领域展开食物研究,攸关国家利益也符合年轻一代国人的理想,但研究不应操之过急,毕竟食品安全至上。
回首自己38年的公共服务生涯,林泉宝以三个故事道出自己最自豪的成就,就是把希望带给国人,鼓舞他们勇敢追梦。
新科研目前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和职员等有超过5000人。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主席林泉宝日前接受专访时透露,他4月卸任后会出任同月新成立、隶属于环境及水源部的新加坡食品局的主席。
他期待能在新岗位继续推进“新加坡的食物故事”,因为新科研其实已在食物研究上有些成果。
他日前受访时指出,未来的最关键要素是人才。新科研培养人才的成绩包括至今培养约1600名本地博士生,约四成仍在新科研继续研究工作,其余则到学术界和创业资本等其他行业。他指出,非科研的其他行业包括金融科技;也有接受过人工智能培训的专才到银行负责推动数码化和数据分析等,影响层面很广。
从军23年的林泉宝于2000年4月至2003年3月担任新加坡武装部队三军总长。
林泉宝在上任第三天如此说道:“我在武装部队的使命是保障新加坡的未来;在教育部的使命是做好准备迎接未来;在新科研的使命是创造未来。”
“就培养人才来说,我觉得我达到了使命,但单培养专才是不足够的,工业也很重要,不只确保现有工业维持竞争力,并且不断增值,也要一直找新工业去发展。”
他认为自己任内毫无遗憾,所以即使重来,某些决定也未必会改变。
政府本月宣布,食品局将负责落实“30·30愿景”,确保到了2030年,本地出产的农产品能满足国人三成的营养需求。
林泉宝受访时把成绩单分为三大要领,即促进各方协作、全面发挥新科研作为科研领域和工业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以及培养人才。
林泉宝受访时提供多组数据,包括我国2010年至2017年培养至少60家药剂和生物科技企业,科研投资额达1亿至2亿元,其中三四家的估值超过7亿元;专门研发抗癌免疫疗法的本地生物科技公司已展开全球最大型的第三期临床试验,而这些仅是初期成果,我国还会有一波波新企业的崛起。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领导层将更新,对于再迎来另一位军队出身的领导人,即将卸任的新科研主席林泉宝坦承,他不认为科研人员会对新总裁有一致的看法,但重要的是接班人能和新科研全体人员建立互信及融洽的关系。
单在2017财年,新科研与企业合作的项目超过2100个,三分之一涉及本地企业。这些项目的科研开支年比增加超过50%到超过3亿4000万元,而本地企业的科研开支的同期增幅更大,增约三分之二达1亿零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