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位宣传费、卫生检查费、餐桌清理费、服务与杂费......
另外,业者也会推出一系列措施来带动人潮,如举行抽奖、免费停车,以及在平日午餐时间为上班族提供接驳巴士服务。
许连碹博士指出,那是因为社企小贩中心的摊位面积(约10至21平方公尺)比传统小贩中心的(约5至13平方公尺)更大,设计和设施也更好。
在淡滨尼天地小贩中心落成之前,居民要求兴建一个24小时营业的小贩中心,但正式投入服务后,居民却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导致小贩通宵营业却没有人潮,食物也卖不出去。
环境及水源部兼卫生部高级政务部长许连碹博士在国会上透露,社企小贩中心的摊位租金介于750元至3700元;由环境局管理的传统小贩中心(无津贴)摊位租金则介于640元至3900元。
提前解约,却必须偿还租金直到合约期满?
小贩本是自雇人士,请假前却必须先通知管理层,感觉自己好像公司雇员?
小贩中心经营权 为何外包给社企?
许连碹博士也强调,政府在公开招标遴选社企业者时,会选择收费较低的业者,以确保营运成本维持在小贩可负担的范围内。管理业者也不能在租约还未到期之前,擅自调高租金和营运成本。如果要征收额外收费,须事先获得国家环境局批准。
营运成本高、工作时间长、合约条件不合理......
然而,过去三年来,社企模式效果不如预期,引起小贩的不满。
淡滨尼天地小贩中心的摊贩申诉,凌晨时分食客少,但为了履行合约不被罚钱,只好牺牲睡眠营业。
环境及水源部长马善高解释,那是原先的期望和实际情况之间出现了落差。
环境局早前评估社企小贩的合约内容时发现,一些繁琐的条款普遍用于食阁或咖啡店的合约,但不适用于小贩中心;一些条款甚至是从社企业者在其他食品企业中使用的合约复制而来的。当局认为有必要做出调整,保障小贩的权益。
从明年1月1日起,社企小贩每周须营业至少五天,而不是目前规定的六天,但小贩可自愿增加天数。业者也会在营业时间上给予更多弹性,如果小贩有意每天营业超过八小时,业者也会与他们讨论如何安排人手。
以社会企业模式管理的小贩中心近来备受热议,也成为今天(19日)的国会焦点。
营业成本高 摊贩吃不消?
为了帮助摊贩在营业初期更好地管理营运成本,政府上周也宣布,从2019年1月1日起,扩大为期两年的“小贩中心生产力资助计划”,为七家新的社企小贩中心摊贩提供补贴,分担中央洗碗服务的费用,第一年津贴50%,第二年则为30%。
10多名议员要求当局对社企小贩中心的经营模式、租金问题和归还托盘计划等提出解释。
社企合约“管太多” 硬性规定不合理?
社企业者合约的诸多限制,令不少小贩大吐苦水。
小贩须24小时全天候营业,否则会被罚钱?
国家环境局在2015年推出以社会企业管理小贩中心的模式,希望私人业者能通过新颖方式打造充满活力的氛围,提供全天候餐饮体验及价廉物美的食物,并达到较高的托盘归还率。
社企业者已同意在违约赔偿金、终止合约的通知期限、以及律师费几方面做出调整。
工作时间长 人流没增长?
马善高部长则强调,政府将继续推行社企小贩中心模式,尽可能不干预或管制租金,以免影响公平竞争。他也承诺,政府一旦发现问题就会尝试尽快解决,在小贩和管理业者的诉求之间找到折中方案。
在新条例下,小贩可提前两个月提出解约通知,业者收取的保证金也不能多过两个月租金。许连碹博士指出,调整后的新条例将向环境局目前的监管方式看齐。她也劝请国人更有耐心,因为社企管理模式还在试验阶段,不可能“一试就中”。
她也指出,社企小贩中心收取的其他费用也与传统小贩中心相似,甚至更低。
许连碹博士在国会上解释,传统小贩中心收取的费用,并没有包括洗碗费,只包括杂费和餐桌清理费。有了中央洗碗服务,社企小贩中心的摊贩就不用另外聘请人手来洗碗碟,可省下洗碗工人每月1500元的工资,也无需为清洗碗碟支付额外水费。
马善高部长指出,规定营业时间是为了维持小贩中心的活力,确保可以满足居民一日三餐的需求。一些获得租金津贴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小贩,每周只营业三四天,一些甚至只提供早餐,导致居民无法享用到负担得起的晚餐选择。社企小贩中心营业时间较长,却能为居民提供三餐的用餐选择。
一连串在基本租金以外的强制性收费,似乎变相加重了摊贩的经济负担,更有一些摊贩质疑社企业者从中剥削获利。
本地现有的114个小贩中心当中,有13个采取社企管理模式,包括肥雄餐饮管理集团、Timbre集团、职总富食客(NTUC Foodfare)、口福集团子公司 Hawker Management,以及咖啡店投资(Kopitiam Investment)子公司 OTMH。
本地约有6000个小贩熟食摊位,其中2300个摊位获得政府津贴,每月租金为192元或320元,其余摊位则支付招标价或市场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