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4月20日,《解放军报》发表了署名为“本报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四项基本原则不容违反———评电影文学剧本〈苦恋〉》,文章指出,《苦恋》是“借批评党曾经犯过的错误以否定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否定四项基本原则,这决不是爱国主义,而是对爱国主义的污辱。”随后,《红旗》杂志、《北京日报》《文学报》《湖北日报》等官媒也纷纷发表对《苦恋》的批判文章。
1982年,白桦给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写出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于1983年首演。2015年,北京人艺老艺术家蓝天野等人将此剧复排搬上舞台,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演。同年,在“越冬的白桦诗歌朗诵会”上,85岁的白桦登台朗诵自己晚年的作品《一棵枯树的快乐》:“请透过我的创口看看我的年轮吧!每一个冬天的后面都有一个春天……”
白桦原名陈佑华,少年时就读于河南省潢川中学,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47年,白桦参加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中原野战军,1949年加入中共,1955年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0年代后,白桦先后在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武汉军区话剧团任编辑、编剧,1985年从部队转业,到上海作家协会任副主席。
白桦编剧的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1954年一炮走红,年轻的白桦也一举成名。1980年,由白桦编剧、谢铁骊导演的电影《今夜星光灿烂》获得巨大成功,被誉为中国战争题材影片的一个里程碑。
就在白桦的名气如日中天之际,他的电影文学剧本《苦恋》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1978年后,中国文坛出现描述和反思文革灾难的浪潮,被称为“伤痕文学”。1979年9月《苦恋》发表后,虽然引起争议和关注,但并没有上升到政治高度。198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根据《苦恋》拍摄的电影《太阳和人》送审时,有关部门和领导发现剧本和影片有“严重的政治问题”。
不过,官方对《苦恋》严厉批判并没有给白桦的人身自由带来麻烦。《苦恋》事件后,白桦仍坚持文艺创作,后来担任上海市作协副主席。
《苦恋》引发轩然大波
白桦著有长篇小说《妈妈呀,妈妈》《爱,凝固在心里》《远方有个女儿国》《溪水,泪水》《哀莫大于心未死》,诗集《金沙江的怀念》《白桦的诗》《我在爱和被爱时的歌》《白桦十四行抒情诗》,长诗《鹰群》《孔雀》,话剧剧本集《白桦剧作选》,散文集《我想问那月亮》《悲情之旅》,小说集《白桦小说选》《白桦的中篇小说》《沙漠里的狼》,电影文学剧本《山间铃响马帮来》《曙光》《今夜星光灿烂》《苦恋》《孔雀公主》,演讲集《白桦流血的心》等等。
对《苦恋》的批判在中共党内外引发很多争议,并激起中国社会和国际舆论对文革式的大批判可能卷土重来的忧虑,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也几次对《苦恋》争议发表意见。1981年10月,在高层领导的要求下,白桦以给《解放军报》和《文艺报》编辑部写信的方式,进行检讨。《苦恋》风波才告平息。
《苦恋》主要描写身居国外的爱国画家凌晨光1950年代返回中国后的境遇。文革期间,凌晨光和家人被赶到没有窗户的昏暗斗室,自己也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他仍反对女儿到国外去。他的女儿质问父亲:“您爱这个国家,苦苦地恋着这个国家……可这个国家爱您吗?”凌晨光无言以对。剧终时,凌晨光的身体在雪地里爬出“一个硕大无比的问号”。
曾经引发巨大争议的中国作家白桦昨天(1月15日)凌晨逝世,享年89岁。1981年,白桦的电影文学剧本《苦恋》,以及根据该剧本改编的电影《太阳和人》在全国范围内遭到强烈批判,导致著名作家巴金等文艺界人士担忧文革会不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