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南洋理工学院几组学生的毕业作品,可一窥年轻人对保存地方特色及延续本地传统文化的想法。

有兴趣了解更多这些毕业生的作品可以浏览https://fusion.nyp.edu.sg/网站。

南洋理工学院设计学院建筑专业文凭的沈育安(20岁)说,他的毕业专题作业“年鉴故事楼层”(Almanac Stories/Storeys)是受到昔日“东陵福10楼”整体重建所启发。

融合科技提升老杂货店 

去年12月,这群学生以毕业作品参加了金沙艺术科学博物馆的展览,并获得正面回响。四人指出,原本对本土华族文化不了解的人们反馈,参观后学习到新事物。她们说:“这些习俗是我们的根。我们祖先的这些经历塑造了我们的道德和价值观。因此,我们应该尊重这些传统,并将其中的含义传下去。”

此外,公共走廊还设有三个设施——晒衣架、种植盆栽植物的空间,以及燃烧宗教祭品的炉子,这些设施将不同群体联系在一起,鼓励在此第三空间里相互交流,希望促进人们培养地方感、身份认同和归属感。

他希望这作业项目能鼓励人们保持乐观和开放的态度来保护本土的传统文化,如通过与现代环境接轨,赋予旧式商店或传统行业新的意义。

创造第三空间促进互动

借助虚拟实境理解 清明祭拜习俗含义

莫哈末·扎菲尔指出,要让这类旧式杂货店在今日仍有存在价值,通过融合现代科技,让小卖摊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改善消费者体验,也借此提升传统小卖摊的时宜性,与时并进。消费者还可通过店铺所设置的储物柜提取网购物品。

团队中的黄爱玲(20岁)与蔡楚宁(20岁)发现有很多同辈人对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并不理解,很多时候只是跟随长辈在形式上完成祭拜仪式。同组的马来族艾达维雅(Adawiyyah Bte Khalid,19岁)和达恩(Daeng Isnurfarzanah Bte Daeng Iskandar Putra,23岁)指出,专题作业采用了虚拟实境的模拟器,让更多包括她们在内的非华族群体有机会体验这节日祭拜逝者的意义。四人也希望激发人们探索其他可持续的方式以延续这一传统习俗。 

南洋理工学院互动与数码媒体学院互动设计专业文凭的四名毕业生希望透过她们的作业——《消失》(Vanish),让本地更多年轻人进一步认识清明节团聚家人一起缅怀逝者的深意。

除了古建筑物与传统节日外,旧式杂货店也属于本土文化的一道风景线。南洋理工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文凭的莫哈末·扎菲尔(Muhammad Zafhir Bin Nordin,24岁)选择以“妈妈档”(小卖摊,Mama Shop)为题,展开毕业专题项目。

在构思这专题项目时,他考虑到新加坡多元种族社会的特点,如各个住屋单位具有旋转机制让居民可以面对特定方向朝拜。他也以国人一年当中主要的庆祝节日和传统仪式为指导,将走廊设计为向下倾斜,减少灰尘进入屋内,让华族在农历新年期间可以贯彻新年期间不能扫地的习俗。

沈育安分享:“在我居住的宏茂桥区内,我观察到居民在公共空间的日常互动有助加强社区意识,而美国社会学家雷·奥尔登堡(Ray Oldenburg)所提出的‘第三空间’是在住家和工作场所以外的第三个促进人们相遇和互动的公共空间。我的专题作业主张通过组屋的公共空间巩固与社区街坊的联系。”

身处在现代化的新加坡,年轻人对久远的文化习俗以及传统行业的认识,往往较少亲身经历。不过,这也促使他们更愿意花心思去认识和学习与自身文化相关的事物。认识过去亦是身份认同的一部分,年轻一代由此拼凑出家园过往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