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院情况栏,读者可根据年龄、确诊前症状天数以案例号顺序或倒序排序,也能根据不同感染群、性别、年龄、主治医院等分组,选择浏览所有病例,千多名患者就会排列成蜿蜿蜒蜒的蟒蛇形,相当触目惊心。在确诊时间表,每一个确诊病例也能分为感染群、源头不明、出院等小组,点击每个案例便会显示感染到康复、出院或不幸病亡的历程,让读者探索不同的故事,关注数据背后的人生,因为我们从不同的病例看到我们的父母、好友、丈夫、妻子、孩子和自己。
由全美排名第一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提供全球病例数据。
英国《卫报》在2009年展开一个以数据报道新闻的博客“Datablog”,随着2010年维基解密泄漏了大量的阿富汗战争机密文档后,“数据新闻报道”一词也被正式引爆,变成数码时代的新颖新闻报道方式。
在数据海量的信息时代,方便阅读的信息视觉化成一门设计的学问。尤其在冠状病毒疫情暴发的这几个月,不管在本地或海外,全球海量的数据背后潜藏着不计其数的故事、趋势、现象,以及隐藏的真相,需要一位懂得用数据来说故事的专家,为我们将千丝万缕梳理出一个所以然。
数据的梳理和呈现让人们看出一个趋势、现象,或许还能看到隧道尽头的曙光,找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杨柳桦樱在长时间消化这些数据也看出一些有趣的现象:“我们从数据看出一些新加坡人的社交生活。我们可能以为60来岁的老人没那么活跃,但从裕廊战备军人协会晚宴感染群来看,一个老人会去蛮多的地方,旅行的历史也算丰富,新加坡老人社交生活还挺丰富的。另外,输入性病例进来以前,20岁以下的病例很少,很多都是被家人传染的。三四十岁的病例,都因为工作上的接触被感染。不少输入病例传染了家人朋友。从数据得出的行为模式,很值得新加坡人反思。这些人从国外回来后理应自我隔离,而不是跟家人朋友相聚或群聚,将病毒传给他们。”
9.冠状病毒确诊患者同行程查询工具:https://tinyurl.com/udx6ujs
新闻媒体开始有需求
有些数据的可视化可以无特定顺序,让读者自行选择、搜索他想获知的数据详情。杨柳桦樱为早报网设计的动态追踪“冠状病毒19新加坡疫情”(https:// interactive.zaobao.com/2020/ novel-coronavirus-cases-in- singapore/)就是一个可互动,进行式的数据报道,宛如给读者 一套潜水衣和探测工具,潜游在本地疫情的数据海。
我们请来zaobao.sg数据可视化设计师杨柳桦樱,带我们游览数据可视化世界。
记者请来zaobao.sg唯一的数据可视化设计师杨柳桦樱(31岁)当“向导”,带我们游览数据可视化世界,推荐海内外值得浏览的精彩数据报道。
从数据看新加坡人
6.中国《南方都市报》的“记疫”事纪记录:https://m.mp.oeeee.com/h5/ pages/v20/nCovTimeline/?from= timeline&isappinstalled=0
很多人将设计与美学画上等号,杨柳桦樱说:“我不是做平面设计,我不会画画。我从事的是信息架构设计(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design)。”
《华盛顿邮报》在2月19日(https://tinyurl.com/ tps625v)和3月14日(https:// tinyurl.com/tqjysup)的两篇重要报道,透过假设式和概念式的数据可视化方式向世人显示,也说服不少人保持个人的社交距离,甚至限制行动的隔离或许是在找到疫苗之前,“平缓发病曲线”最可行的解决策略。
杨柳桦樱说:“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在讲解社交距离的概念时,用的都是很复杂的术语,普通人很难理解。《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创建出一套虚拟的模型去假设,他们显示的数据并不代表真实世界的行为,好处是能对人们解释一个复杂的概念,让更多人一点就通。”
杨柳桦樱说:“解释信息的技术很早就有了,只是从前数据不多,不容易收集,处理数据很痛苦。数据通常没有那么复杂,所以也没有现在那么火热,普遍仍叫信息设计,数据可视化是新词。然而,在数码时代,全球定位系统GPS、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手机、互联网让数据的收集变得简单,而且可以收集巨量的数据,同时也使解释数据、可视化数据的需求激增。随着数据越来越多,新闻工作者和数据可视化设计师也必须找权威、可信的数据来源。设计师拿到不可信的数据也可以做设计,因此数据来源的可信度对数据可视化设计师很重要,对读者更重要,就跟新闻必要秉持真实性一样。美国的数据很开源,美国媒体做数据可视化素材来源很多,新加坡较多是国家数据。”
冠病疫情数据可视化延伸阅读:
中美冠病疫情数据
数据可视化虽随疫情而火了,但新加坡人对数据内容的接受度仍比不少国家慢一点。杨柳桦樱说,这跟本地的数据读写文化水平(data literacy)有关:“新加坡需要解读数据的教育,面对数据主导的内容,不少读者仍需要提示才能进入内容。本地媒体只要创建多一些这样的内容,大家接触多了,有辨别和判断能力,便能从庞大的数据中发掘出自己的见解。”
解读数据需教育
冠病火了“数据新闻报道”(data journalism),向来熟悉、习惯文字、影像阅读的普罗大众,开始追踪数据报道。用统计图形、图表,点、线,甚至动画、视觉模拟、搜索器等,将大量数据信息变得“可读”“易看”的过程称为“数据可视化”(data visualization),这背后的操刀手称为“数据可视化设计师”(data visualization designer)。
1.国际最具影响力,每日更新数据:https://tinyurl.com/uvclzl9
5.《纽约时报》创建的国际航空业被冠病重创的数据报道:https://tinyurl.com/v4yk3h2
数据可视化设计师的基本素材是数据和信息,她会先在一张草图上简单地画出数据的视觉表现形式,最终用编程呈现出来。她说,遇到信息量很大,普罗大众密切关注的事件,尤其是此次冠状病毒疫情:“当然重点的数据能在新闻报道里用文字概括传递,但当你想要更深入探索疫情,数据可视化的形式就能弥补文字讲不清的东西,同时还能在同一篇报道容纳新闻无法尽收的非重点数据,允许读者用非顺序的方式,获取想要的知识。”
解释信息技术早就有
冠状病毒疫情暴发,我们上网追踪数据报道,有许多数据用统计图形、图表,点、线,甚至动画、视觉模拟、搜索器等方式,将大量数据信息变得“可读”“易看”。
数据可视化设计这名词虽在近年才被创造、广用,但它的概念却在一两个世纪前就有了。英国护理先驱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 )或是数据可视化的先驱设计师之一。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1853-1856)期间,她消化海量的军事档案后,以圆饼形图的形式向英军方讲解,许多士兵因在战场上染病,或伤重后未获护理而死,成功以“看得见”的数据说服英军在战地上开设医院,为前线士兵提供医疗护理。
2.中国澎湃新闻网创建,每日更新中国病例实时地图:https://tinyurl.com/smczjk7
关注数据背后的人生
对了!你正在观看的是大家还不熟悉,却因冠病而“走红”的“数据可视化”(data visualization)技术,背后的操刀手称为“数据可视化设计师”(data visualization designer)。
8.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信息图形专辑:https://tinyurl.com/wx43lke
新加坡本周二(7日)开始实行全民“宅在家”的阻断措施,透过全国性的隔离和戴口罩抑制病毒蔓延,平缓发病曲线(flatten the curve)。人是社交动物,在这之前,很难想象不去上班、上学,不跟朋友见面,跟人群要保持至少一米之距。
3.本地电脑科技训练学院Upcode Academy创建的疫情动态网:https://co.vid19.sg/singapore/
《海峡时报》(https ://tinyurl.com/uspufp5)融入较多的视觉设计元素,用不同小人形代表患者,边滚动边用图像数据报告最新数据,最新暴发的感染群,最大的感染群等。
边滚屏边层层揭示数据
香港《南华早报》的信息图像报道(https: //tinyurl.com/vyfwqen)更宛如冠病大全,透过地图、列表、图表、插图、视频等,记录全球最新的病例数据,还用图解说中国武汉方舱医院内部情况,前线医务人员的防护装备,病源可能来自哪些野生动物,病毒如果感染人体,以及如何透过飞沫和气溶胶传染,读者滚屏完毕,对这疾病该有很透彻的认知。
7.腾讯新闻视频《疫情何时能结束》:https://tinyurl.com/qnhqgku
来自中国的杨柳桦樱,在四川大学修读应用心理学,毕业后在中国担任用户体验设计师和产品经理。她2016年到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修读信息设计与可视化硕士,2018年来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科研中心做数据可视化,去年6月加入华文媒体集团新闻中心,为早报网做数据可视化的设计。杨柳桦樱说:“新加坡很少招聘这个职位,我在新加坡两年才在联合早报看到这个广告。现在新加坡做这份工的人也不多,通常处理数据相关的金融保险行业最需要,另外开始有这个需求的是新闻媒体。我加入联合早报后,《海峡时报》也请了一个数据可视化设计师。”
4.《今日美国》创建的卫生须知教育性数据网:https://tinyurl.com/wc7o7jp
数据可视化的呈现可以是被动式的——数据会随着读者一边滚屏(scroll),一边层层揭示数据,这跟直线阅读一篇文章,看一个视频,有着信息呈现的起承转合无异。例如台湾《联合报》的联合新闻网(https://tinyurl.com/ u99npyt),就把截至4月7日台湾的376个确诊案例,分成10排从最新到最先往下排列,读者滚屏往下读时,代表每个相连病例的号码圆点也会“射出”一段病人关系和染病过程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