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叙述在念理工学院时,偶尔帮忙看店时会突发奇想商业点子,如设计香料礼盒,让人们可以送给喜欢烹饪料理的亲友,也能作为旅客的伴手礼。当时,廖惠传放手让女儿尝试,在牛车水巴刹的店铺里售卖这些香料礼盒,可是反应并不理想。
虽然从小耳濡目染,学会香料知识,廖敏伶协助经营家族香料店后发现很多事物是从零开始。
从小到巴刹香料档口帮忙的廖敏伶不后悔毕业后便投身家族生意,从创建网购专页到包装订货,接待客人,还调配香料茶,学习与成长的空间无限大。
廖敏伶坦承:“我逐渐意识到环境很重要,这会影响顾客群。在巴刹里光顾香料店的auntie、uncle大多不会想要买礼盒。后来,我们在牛车水的水车路(Kreta Ayer Road)另设有冷气的香料专卖店,顾客比较年轻,也有外国人,礼盒现在卖得比当初好。”
茶与香料的搭配其实自古就有,具有保健益处,两者相辅相成。廖敏伶不排除日后在香料店售卖一系列自己调配的香料。她说:“能将自己喜好的事物融入工作中,可以收获的满足感肯定更大。”
廖敏伶说,香料专卖店在现今的新加坡很少见。她从小在香料之家成长,不但不会感到陌生,现在更成了她的事业。
要准备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料理,人们讲究烹饪技巧与材料的选择,而为食物添味的香料往往是烹调过程中的配角。一般人很容易忽略了香料专卖店的存在,尤其是在便利商店与超市林立的岛国。
平日喜爱喝茶的廖敏伶透露光顾咖啡馆时,常看到有售卖印度香茶(Chai)。她笑说:“我会好奇什么是‘Chai’,试喝后觉得味道香醇,自己十分喜爱,就去查找相关资料。从中认识到源自印度的这款香料茶所使用的香料可以根据自己喜好而不同,每户印度人家都会调配出属于自家独特口味的香茶。”
把自己的100%用在家族生意
对于当初选择帮爸爸打理生意,廖敏伶并不后悔。她说:“我感谢爸爸给我机会让我能在工作上同时涉及多个领域。不只是面对客户,从事行销,与商业伙伴洽谈合作,还包括经营公司的网站,以及包装商品、处理客户订单等行政工作。若那时我决定去应征市场营销员,能接触到与学习的事物肯定不比现在多与广。”
25岁的廖敏伶去年开始投入家族生意,协助父亲廖惠传(59岁)经营“Anthony The Spice Maker”香料店铺。
她笑说:“我跟一般年轻人一样,不懂的东西,多数上网搜索,自己多尝试,渐渐掌握相关技术,包括设计香料店网站。”
于是,廖敏伶善加利用店铺里的香料,凭着自己对香料的认识,调配出混合肉桂、姜、小豆蔻与丁香的自家品牌马萨拉香茶(Masala Chai),并在香料店里售卖这款香茶的茶粉包装,推出后广受顾客好评。
出生在香料之家
廖敏伶说:“我那时想找一份与大学时期所念的市场营销科系相关的工作。不过,爸爸在我毕业后问我是否有意愿帮忙打理香料店生意。我当时转念一想,如果在营销工作方面我能给雇主100%的投入,为何不把自己的100%用在家族生意上?况且,我还是能将念书时期学到的市场营销知识用在打理香料店。香料虽然是我熟悉的领域,但作为事业仍富有挑战性。这是我的第一份全职工作,我想做好它。”
不过,廖敏伶庆幸自己的想法很多时候跟父亲是契合的,很少会有意见分歧,就算看法不一致,也会摊开来商量。她说:“我爸爸算是想法相当摩登的人,当年他开设网页时就想到要在产品上加上QR码,要求我帮忙设置这些网上链接。”
提到作为第二代打理生意时面对的挑战,廖敏伶不讳言独自与商业伙伴交涉时,人们往往会因为她的年纪尚轻,抱以怀疑的态度,如认为她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可是她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将自小所积累的香料知识与相关烹饪贴士与顾客分享,以时间证明自己的实力,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赢得一群忠实客户的肯定。
通过不断地摸索,她将爸爸原本以博客形式开辟的简单信息类香料店网页,设计成可以直接网购香料商品的自家品牌网站,还附上自拍烹饪视频。其视频内容包括一步步地教导如何准备本地美食如咖喱鸡、参峇阿参鱼,也教导烹饪初学者如何将混合好的香料粉制成酱料,以及附上相关食谱,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慢慢打开知名度,让更多年轻人认识自家香料专卖店。
自学创建香料店网站
许多人往往会想趁年轻时,干出一番事业。廖敏伶坦言,自己在毕业之际曾想过在外头闯一闯。她毕业自新加坡管理学院—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 University)。
廖敏伶说:“我从小就看着祖母与爸爸在巴刹档口售卖各种香料,祖母也经常在家中烹煮娘惹咖喱,通过混合香料调配出属于自家风味的酱料与佳肴。念书时,我在学校假期也会到巴刹帮忙包装香料,招呼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