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从心理规律的角度来解释:“年龄小的孩子好奇心强,周围人的走动说话,房间里的玩具书本等等,都会吸引小朋友的注意,也使得孩子有时并不能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食物上。”

但李莲也提醒家长说:“这几点都是基于孩子本身身体健康的状况,家长了解了孩子的特点,也许会放松一些过多的担心。问题是,如果孩子确实存在身体健康的原因,比如肠胃功能弱等,那还是要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

她建议:“假如家长愿意,可以根据孩子好奇心强这个特点,在食物上做出一些花样,例如有趣的造型、鲜艳的颜色,有时小朋友就会觉得自己像是在玩游戏,也会对食物更有兴趣。”

黄太太最近很伤脑筋,她家小孩都5岁了,吃饭一直是个大问题,一天到晚不爱吃,零食也很少吃,黄太太想了很多办法都不管用,心里焦急着该怎么办。

她说:“所以家长可以放下一些对三餐的习惯、时间、食量的过度担忧,而去细心观察孩子天然表现出来的一些身体特点。”

她举例说:“我曾试过几次和家人、朋友吃饭的时候,仔细讨论食物的味道、营养,加上身边有很多健身的朋友,大家都比较注重食物的营养成分,吃饭的时候,经常会分享一些健康方面的话题。孩子总是听到这类话题,自然耳濡目染,受到一些影响。”

小孩不爱吃饭,家长首先要弄明白是什么原因,若孩子不存在健康问题,专家建议家长可以安排家庭成员一起专心、开心地吃饭,或在食物上做一些有趣的造型、鲜艳的颜色,让小朋友对食物更感兴趣。

一般来说,不爱吃饭的小孩大约在两岁到七八岁之间,但大多数家长不明白的是,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小孩不吃饭?

对于不爱吃饭,身体又健康的宝宝,应该如何引导他们?

由于孩子的好奇心比较强,注意力比较容易受到干扰,李莲也建议家长:减少吃饭时的干扰刺激,比如选择坐在安静的房间,坐在固定的餐桌前,不同时做其他的事。

20191410_zbnowlifestyle_family_Medium.jpg
李莲:由于孩子的好奇心比较强,注意力比较容易受到干扰,建议家长减少吃饭时的干扰,吃饭时不做其他的事。(档案照)

她特别提醒家长:“切记不要因为重视孩子吃饭,反过来一到吃饭就气氛特别严肃,一言不合还批评孩子,让孩子留下一种一到吃饭就不太开心的体验。要知道,想要形成一种习惯,先要营造愉快的氛围。所以,无论孩子吃多吃少,家长们还是先从愉快地和孩子享受亲子用餐时光开始吧。”

因此,如果家长真的很为孩子不吃饭而担心,不如先让医生检查一下孩子的身体,如果身体发育一切正常,没有病痛,那么父母再花其他心思。

了解是否有健康问题

关于饮食与小孩,美国儿科营养学专家吉尔·卡斯特(Jill Castle)这样说:挑食是所有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但小孩不吃饭和“挑食”有关吗?

心理咨询师及新加坡暖心福流女性成长社群创始人之一李莲说:“从生理上来看,年幼的孩子饭量小,有时跟本身消化系统,身体发育还没有那么完善有关,所以孩子有时吃一点就饱了。还因为每个人体质、基因天生不同,饮食量本来就不一样的,对食物的需求、消化吸收的效率也不一样。”

李莲并不否认,孩子年龄小,在吃饭习惯上,的确需要家长的很多心思和引导。

比强行要求孩子必须每餐什么时间吃,吃多少东西更重要的是,李莲认为:“我们先须要跟孩子保持良好的互动,帮助孩子处于自然、健康,身体能量比较畅通的状态中。这样,孩子情绪良好,心情放松,吃东西才会更愉快,吸收也更好。”

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

其实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孩子不爱吃饭是父母亲常感头痛的一件事,有时候即使妈妈费尽心思张罗食材,用心烹调,做出心目中的美味佳肴,宝宝同样不买账,一副爱吃不吃的样子。

需要家长的引导

李莲提醒家长去理解孩子个体的身体特点。有研究表明,不是所有人在起床后马上就有很好的食欲,能够很好地消化吸收食物;也不是所有人,晚上吃东西一定会消化吸收不良。

李莲说:“家长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好好吃饭,有的家长自己是边看手机边吃饭,有时吃有时不吃,或者随便打发一餐,那孩子可能无形中受到影响,也不会对吃饭这件事特别重视。”

生活中不就常有这样的画面:宝宝不吃饭,不肯好好坐下来吃东西,妈妈焦虑之下,捧着饭碗到处追着喂。

李莲指出,从营养角度说,“现在大多数家庭的孩子营养都是充足的,孩子们不只从正餐中摄取营养,餐间增加的水果,睡前的牛奶等等,也都在补充孩子的营养。身体会有一个自然的反应,知道营养已经够了,正餐的量就会自然减少。”

李莲建议,家长可以增加一些“吃饭的仪式感”,“比如等家庭成员到齐了一起开心地吃饭。用投入的心情,既不看电视,也不看手机,专心地和家庭成员在一起,愉快地吃饭。有的家庭还因此形成了一种家庭文化,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感觉到,一家人一起吃饭,是一件重要而且愉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