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期两天的迎新会上,负责人告诉来自不同部门的新人,能够加入新航是件光荣的事,因为公司在每50个申请者中,只筛选出两人成为职员。原本想打退堂鼓的我,听他这么说,也就取消念头,先待下再说。

新航有各种各样收费低廉的活动让人参加,如游泳、美容及摄影班等。同事工余在公司训练空服员的救生池一起学游泳,也在周末学摄影,以便出国旅行拍出好照片。此外,会计组年度圣诞庆祝会是重头戏,由于没有宗教色彩,同事不分种族、信仰与年龄都参加。这是一年将尽,部门出钱让员工吃喝、玩游戏、参加幸运抽奖的大日子;大家常常玩得很尽兴,抽中大奖如电视机者更是欣喜万分。

我的工作是把用过的机票整理与点算后,让会计组同事计算价钱等。我们这组总共有13人,我加入时是唯一的华校生,年轻的我受一些英校生同事欺负是常有的事。

感激新航的人情味

20190715_zbnow_sia2_Medium.jpg
巴耶利峇机场大厦是午餐闲逛好地方。

几年后,弟弟们大专毕业,也服完兵役相继出来工作,我申请到国外念大学被录取就辞职。由于工作八年没有拿病假,公司送我一天年假,并允准我用单程机票出国;如此,我飞抵目的地时仍是职员,属合法享用机票,这可是个特例。对于为我请命的上司与新航富人情味的处理,我一直心存感激。

由于航空、旅游与运输业等迅速增长,机场原有设备无法再应付。1981年7月1日,巴耶利峇机场结束26年的运作,搬迁至樟宜的新机场。自此,巴耶利峇机场便转换成军事用途,后来更发展成为空军基地。

有时候,一些空军机师来吃饭,个个身材高挑、挺胸阔步、顾盼自信,样子就是不英俊也潇洒;爱玩的女同事会夸张作惊喜状,尾随他们一小段路,搞得大家笑弯腰。其实,她们也是自娱娱人,因饭后再也没终站大厦可逛,到处都是禁区,日子过得有些闷。

当时还不是电脑时代,工作都由人手来做,部门内部分工十分细。例如,有时没收到一些机票,要写信向其他航空公司索回,信件都是设计好的表格,只须填上资料即可。信件由专门负责发送的同事分类寄发;那个年代还有office boy,再由他们把文件邮递。

新航除了飞机维修与工程等部门搬走,其他如行政与财务等部门没马上离开,我们仍旧在巴耶利峇机场上班。由于机场终站大厦已经关闭,唯一可吃午餐的地方是职员餐厅,以往没有外人,这时必须跟军人一起共用。空军多是男性,他们穿着制服走动与用餐,感觉氛围跟以往红男绿女各占半不同。

每年四张免费机票

自娱娱人尾随空军机师

所幸这样的日子不长,一年后我们的部门也搬到樟宜机场。新办公室是开放式空间,用许多室内植物与活动板隔开座位。这里设备新颖,环境舒服,虽然大家上下班路途远了些,但公司安排专车接送,因此离职的人也不多。

加入新航是光荣的事

20190715_zbnow_sia1_Medium.jpg
同事们在巴耶利峇机场专车前合影。

工作像工厂的流水作业一样乏善可陈,所幸女同事们都年轻朴实,我们常利用午餐时间到机场终站大厦闲逛,浏览商店橱窗琳琅满目的货品,看人来人往的各国旅客等。机场终站大厦外种植九重葛,天气炎热时花开得特好,我们或两三人站在花旁拍照,或一齐坐在路边草地与美丽的花朵合影,为单调的上班生活抹上色彩。

我的成绩不错,原本可以进大学。但是,像许多立国一代的女性,为了家里的弟弟们,只好放弃升学机会,出去挣钱帮忙养家。

高中毕业后到新航工作,当时办公室在巴耶利峇机场。负责人告诉新人,能加入新航是光荣的事,公司每50个申请者中只选两人。

当年新航文员的薪水偏低,起薪一个月只有280元,但福利很好。每个员工每年都可享用四张免费机票,跟家人如配偶、未工作的子女等一起出国。那时没有廉价航空,一张来回欧洲的新航机票要价2000多元,一家四口飞要1万元以上;许多同事为这福利留在公司。

1970年代末,我高中毕业后到新加坡航空公司工作。我是财务部的文员,当时的办公室在巴耶利峇国际机场的航空屋(Airline 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