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感知和感受能力是造物者奇妙的创造。当看不到、听不到对方的时候,所有其他能力会无限增强,让人用别种莫名的方式感应对方此时此刻简短文字背后的情感和思虑。

这里不是桃花源。这里也是桃花源。

看不到听不到对方,连字体都没有,还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绪吗?

短信重看变得平面,因为没有了时间带来的张力,也没有了二人情绪所创造的虚拟空间。那个空间,其实把两个远在天边的人,变得近在咫尺。每一个文字每一段空白,都是个人生命能量的输出和回收,一收一放之间,就是一次鲜活实在的“面对面”。

面对面考验的是一个人的一切。你是谁,你相信什么,你的当下情感反应是什么,你在无可躲避无可犹豫的时候你会如何从直觉中交代自己?

看到对方远在异乡的思念,自己是否难过?然后也还是惆怅?一切都在无可奈何中渐行渐远。

成功与否,取决于面对面的你和对方,是否处在一个清醒或不清醒的时候。两个不清醒的人,可以不清醒地相处一世。那也是一种方式。

但所有人与人的相处,都必须经过面对面的考核。面对面以后,喜欢就必定是喜欢的。不喜欢也就是两个人的灵魂和能量不契合了。电邮短信上喜欢,不代表面对面会喜欢。面对面,是人与人相处的圣杯。

读了密密麻麻,两三页纸的长信,要怎么回?

今天人与人的交流,不局限于面对面,不局限于声音的传播,也不局限于信笺中的长篇文字。更多时候,我们在短信中交流,在电邮上传情达意。

对于不喜欢的人,当然不会想要面对面。除非情非得已。

人多数不清醒,这是好事。迷迷糊糊地,就结束了。也很快乐。

一个句子有一万种写法,你选择了一种,就是一扇让他人看到“情意”的窗口。所有句子的组合背后,就是一个人了。

看到对方远在异乡的快乐,自己是否也快乐?还是有一种惆怅?

我们在写一个句子,一封电邮的时候,每一个文字的选择,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个段落的转合,甚至错别字,都在传达某种情绪。一个句子有一万种写法,你选择了一种,就是一扇让他人看到“情意”的窗口。所有句子的组合背后,就是一个人了。

对于我们相处得很舒服的人,我们总是很高兴能够与他们面对面。不过就像友人说的,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是真正你喜欢他,他也喜欢你的呢?有多少人你看到他会高兴,同时他看到你也会高兴呢?恐怕没有几个吧。确实屈指可数。而喜欢,无可勉强。

试过与友人在“激烈”地互传短信后,回头去看那一连串的来回,却感受不到当时的情绪起伏。原因在于那个来回的当下,所有的迟疑和火花,时间的松紧,文字的“语气”,短信“爆炸”开来的瞬间,都是对彼此直接的刺激。

今天我们不写信。至少不是一封用笔写在纸上的信。用笔写字,是抒怀的过程,和写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年少时候收过不少信笺,读信的心情和拆礼物差不多。

两个清醒的人,须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相处一世。

对于喜欢的人,也未必想要面对面。因为害怕情不由己。

写一封长信,当然要写给自己喜欢的人。多年以后那发黄信纸承载的回忆和情感,还是一样沉重,绝对不是短信可以取代的了。拆开重读,夜灯下窗边读信的,仍是那个容易脸红的少女。

不少人害怕面对面。面对面需要勇气。尤其在社交媒体泛滥的今天。

但就算是面对面了,人际关系还有一堆障碍要克服。人生历程与时间都是障碍,可以磨掉很多东西,也可以带来很多礼物。

如果一个人在过程中突然清醒了,对方还是不清醒,那就很难继续走下去。当然,如果你喜欢对方不清醒的容颜,愿意照顾他一辈子,那也是可以的。

信很长,文字很多。读的人迫不及待想把信读完,却又想仔细感受每一个句子;读完以后意犹未尽,总希望信能写得再长一些就好了。然后,再反复读着,每一遍都是更靠近对方灵魂的过程。

恐怕是能够的。

电邮也一样。电邮的传情达意给了我们更多回复的自由;时间,似乎不再是问题。一封一个星期甚至两个星期以后再回复的电邮,好像已经把当下的情绪降到最低,不过很多时候不是这样。情绪可以压低,也可以酝酿。人的感受就是那么万能。所有被压抑压低的情绪,其实都发酵着泡泡,最后在字里行间曝露自己,让收到电邮的对方轻易从文字里感受到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