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边缘的高度敏感、对身份的质疑探寻、对任何特定历史书写的关注,许鞍华就是这样的一个杰出导演。

张学友(左)和林嘉欣在《男人四十》里斗演技。(档案照)

《女》的人物塑造最为成功,萧芳芳饰演一位在家庭和工作的催讨中苦苦支撑的中年女性,展现出人性的光彩和生命的意义。《天》可能是许鞍华极简诗学的巅峰,情节上浅淡如水,但却在节奏中内蕴着诗意,通过大量关于“吃”的场景,以及买报纸、买纸巾、晾衣服等重复动作,打开了影片的抒情空间。

转过来以男性为主角的《男人四十》(2002),则在题材上更富有奇情色彩。

赵雅芝(左)在少有的电影作品《疯劫》中和张艾嘉合作。(档案照)

张曼玉(上)和陆小芬在《客途秋恨》里演许鞍华和母亲。(档案照)

上个月,第77届威尼斯国际影展金狮奖终身成就奖颁给了73岁香港导演许鞍华,她也是全球荣获该奖项的首位女性导演。最近才交出新作《第一炉香》的她,可能也是华人地区的第一女导。她曾三获金马奖最佳导演,是金马奖史上获得最佳导演次数最多的四人之一。

《千言万语》(1999)筹拍六年。在剧情片中加入大量纪录片手法,对舞台剧的实录外,手摇提拍镜头、新闻报道等等充斥全片;许鞍华甚至以“导演身份”亲自出镜,剪辑也增添实验性。许鞍华全程纪录七八十年代一群因种种缘由进入香港社运的人物生活的描写,塑造了两个华语影史上令人难忘的“平凡英雄”——神父甘浩望与逃港幸存者阿东,将香港左派电影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许鞍华在《去日苦多》里透露自己16岁才知道妈妈是日本人。(视频截图)

许鞍华后来受到台湾新浪潮导演杨德昌和侯孝贤影响,只想拍人的平常生活,于是有了《女人四十》(1995)、《天水围的日与夜》(2008)和《桃姐》(2011)。这些作品平淡洗练,故事往往只关于吃穿住行、生老病死和迎来送往,完全排除戏剧性,视觉上则通常采用中或远景长镜头的静观姿态,表现出香港电影中少见的耐心。



《撞到正》由萧芳芳(左)、钟镇涛领衔主演。(档案照)

塑造平凡英雄 思考国族身份

叶德娴(左)和刘德华在《桃姐》里的主仆情赢得赞赏。(档案照)

1975年,许鞍华从英国毕业回到香港,在做过几个月名导胡金铨的助手后,先后为TVB、廉政公署和香港电台拍摄《CID》、《ICAC》和《狮子山下》等电视电影和纪录片。当时电视界风起云涌,各台都尝试以新的剧种、主题和风格吸引观众,尤其是1976年TVB专门设立菲林组,启用大批年轻电视台学徒、学院派海归和影评人以16厘米胶片拍摄单元剧。除了许鞍华,在该组待过的谭家明、方育平、徐克等随后都转拍电影。

鲍起静(左)主演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呈现极简生活。(档案照)

胡金铨助手 TVB编导

极简如诗生活 女性光彩展现

让我们沿着十部精彩佳作,看许鞍华沿路遗下的深刻轨迹。

许鞍华在1979年和1980年先后拍摄的《疯劫》和《撞到正》,是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作。前者根据轰动一时的港岛龙虎山凶杀案改编,以张艾嘉为主视点破解这宗疑点重重的情杀案;后者围绕长洲岛的一个戏班鬼上身的故事展开,在阴差阳错、插科打诨中成就一出诙谐喜剧。两片主要体现在叙事技法和视听风格的革新。

《千言万语》的演员有黄秋生和李丽珍。(档案照)

初出茅庐的刘德华(左)和林子祥演过《投奔怒海》,表现令人刮目相看。(档案照)

许鞍华和崔允信合拍纪录片《去日苦多》(1997),呈现了她和自己昔日港大同窗的一次谈话,对九七症候下的回忆和生活经验。她忆述一方面作为殖民地人,不懂中国文化让人对祖国感到抱歉,另一方面为了生存竞争又必须接受西方教育,而又恰恰在这种矛盾的经验中实现独特的身份认同。

80年代初,淡出影坛多年、远走海外的香港左派电影故人夏梦被邀请回国,成立青鸟制片公司,1982年推出的《投奔怒海》,讲述日本左派摄影家芥川汐见在越战结束三年后回到越南的见闻。夏梦本来邀请严浩执导,但严浩担心失去台湾市场未敢接拍,而许鞍华不仅接拍还用了真名。依靠夏梦的关系,影片在海南搭景拍摄,成为比李翰祥清宫戏更早的陆港合拍片。影片多用深焦长镜头,避免煽情手段,在风格上有着明显的纪实追求。


许鞍华初出道的青涩模样。(互联网)

“中国”是香港人和香港电影绕不开的命运,也是许鞍华在创作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她的自传作品《客途秋恨》(1990)中,“我”自英国留学毕业回港后,与母亲延续着自童年开始的“战争”状态,而在不断穿插的童年往事中,她来自祖父母的慈爱,表现的是古典文化的滋养。

萧芳芳(左)凭《女人四十》拿下无数影后奖项,包括柏林影展。(档案照)